一、教材的分析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选自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空气》中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空气的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的有关知识。教材主要通过体验、实验、搜集信息、讨论等活动的形式,引领学生了解生命与空气的关系,空气是生命之源。教材分三个活动步骤:“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离不开的空气”、“ 收集资料,讨论动物、植物、人类和空气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空气”这个名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虽然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已经揭开了空气的神秘面纱,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奇妙的性质,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学生还不是很清楚。他们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急切的想探索这一奥秘。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初步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物质,而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这将在“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中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将经历收集和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教师乃至家长的协助。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呼吸的研究活动来认识空气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经历通过在家长指导下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保护空气、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保护环境价值观的教育。

(设定目标的依据: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以总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而制定的)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关注我们的生活。

(科学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与能力,所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订为教学重点。而情感的培养不能指望一节课就能完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以此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活动”为主,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实际感受、实验、做游戏、收集资料、讨论问题、成果展览等活动,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并且学会运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以及讨论的方法来进行探究,使之懂得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保护空气、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保护环境价值观的教育。最后通过举办展览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五、课前准备

1.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找(1)课本P20页其他的植物和动物是怎样呼吸空气的呢?(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2)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并且收集有关实物。

2.准备呼吸记录表、压缩空气调查表、动植物呼吸调查表。挂钟。

3.准备相关的媒体资料。

4.了解学生是否具有严重疾病,确保做“憋气比赛游戏”的安全性

六、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教 师 行 为

学生行为

教 学 思 路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播放金鱼呼吸的镜头

1.请同学们作下深呼吸。

学生深呼吸,用心地感受一下呼吸。说说感受。体会一次呼吸。

初步体会我们需要呼吸,感受一次呼吸,

2.我们人在陆地上自由地呼吸,瞧这条金鱼它在水里也在呼吸呢。

学生观察质疑。(人为什么不能在水里呼吸?鱼怎么能在水里呼吸?)

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3.引出课题:《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明确学习内容

二、活动实践,自主探究。

出示挂钟

每人一张呼吸记录表

音乐响起

出示登山运动员的氧气袋、潜水运动员的氧气筒的图片

实物投影

空气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一:做憋气比赛游戏

引出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比赛,互相进行憋气比赛(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有疾病学生可以请他做教师小助手)看谁憋气的时间长?1分钟后比赛结束。

学生完成游戏,说感受。(“我很难受” “我很不舒服” “我好像要牺牲了”)

通过憋气比赛把学生的状态调动到最兴奋点,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游戏的实际感受,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

活动二: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引导:我们的呼吸都需要空气,那么任何时候我们呼吸的次数都一样吗?

(1) 数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作记录。(提醒:如何测量一次呼吸?可以用一手指放在鼻端)

(2)组织跳兔子舞。组织开始测量。

(3)对比一下两个数字,你们能知道什么?让学生发表“我的发现”。

生推测。

学生体会一次呼吸,进行平静时的呼吸测量,记录。

跳兔子舞后,进行呼吸测量,记录。

回答。(人运动时需要的空气更多。)

通过“一静一动”的呼吸活动,对比强烈,学生很容易得出“人运动时需要的空气更多,我们离不开空气”。这个结论。

 活动三:讨论汇报人类利用自然、改善生活

出示图片,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

让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结果:人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压缩空气?

生回答:登山运动员的氧气袋、潜水运动员的氧气筒。

选代表汇报课前的调查结果:人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压缩空气?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科学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技术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收集资料,互动交流。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实物投影

我们人离不开空气外,动物、植物能离开空气吗?请各小组展示收集的资料,小组成员离开位置互相交流。

小节交流调查记录表

请小组把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出来。各小组交流、记录调查表。

小节交流调查记录表。

初步让学生认识采用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究中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四、归纳小结,加深认识。

出示书本上的漫画

出示一些环境被破坏的图片

你觉得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所有生命都需要空气,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让学生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保护空气、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保护环境价值观的教育。

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给孩子放飞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提问:“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知识延伸,深化课题。

( 1 )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告诉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 2 )课后举办小小展览会

学生课后活动

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关注我们的生活。

通过举办展览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人类

动物 离不开空气

植物 (保护空气,珍爱生命)

紧紧抓住空气和生物的密切关系进行设计,让学生一看板书就能知道保护空气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