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而区域活动(大多是自选游戏)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无需受到"自己要与集体同步"的约束,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游戏。

《指南》(试行)提出"区角材料的投放和选择应注意多功能、操作性、趣味性、安全性、层次性"在区域活动时,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应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探索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在各个区域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结构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大胆地尝试,激起幼儿对材料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材料的提供要注意做到:

1、多样性。即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如:在科学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活动材料,以便孩子们操作。如: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望远镜、三棱镜、潜望镜以及有机玻璃等有关光的游戏材料,别针、铁粉、沙子和各种形状的磁铁以及磁铁玩具等有关磁的游戏材料,木块、铁钉、橡皮泥、塑料瓶、普通纸、蜡纸等有关沉浮的游戏材料,电珠、电池、金属丝、玻璃棒、毛毡、塑料棒和碎纸等有关电的游戏材料,纸杯、棉线、喇叭、海螺、塑料管等有关声音的游戏材料,能旋转的纸蛇和各种各样的风车、降落伞、风向测速仪等有关风的游戏材料,还有天平、不倒翁、陀螺、平衡小丑等,其中有的材料是我和孩子们制作的,孩子们百玩不厌,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层次性。指材料的难度程度和投放的层次性,。如动手区中多提供半成品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的需要。在不同的探索阶段投放的材料也要呈现层次性,探索初始可以提供简单的幼儿容易操作成功的材料,等幼儿有了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提高难度。

3、趣味性。即材料要能吸引幼儿,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在自然角,我们不仅饲养着孩子们带来的乌龟、金鱼、田螺、龙虾等小动物,而且还根据季节变化随时丰富内容。如:春季,种植大蒜、花草;夏季,摆满幼儿自带的五颜六色的鲜花以及在海滨旅游时的收获;秋季,则以"丰收的喜悦"为主题,展示孩子们不常见的棉花、玉米、花生、黄豆、小麦、水稻、高粱及向日葵等农作物,并把它们打扮成各种卡通形象;冬季,展示师幼共同制作的动植物标本。此外还准备有动植物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