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月31日专电(记者周之江)“玩在那个年代”的“那个年代”被策划人们界定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

    因为,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很多老游戏开始逐步消亡,不为人知了。那么,为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流传了数百乃至上千年的游戏会如此急剧地为人们所忘却呢?

    “院坝文化不复存在,代之以电梯文化。”活动策划人之一的曾丽给出了第一个答案,“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时候,我们的父辈总是说,少出去疯。现在我们却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跟别的孩子接触,这也局限了他们参加各种游戏的可能性。”

    而在《玩在那个年代》一书的作者卢永康看来:“一个地方的孩子玩什么?怎么玩,不仅是天性使然,当是一个时代的镜子,一个社会的影子。”

    带着儿子来参加贵阳市新春大型社会生态文化系列活动“玩在那个年代”的汪琨认为,“旧时儿戏”是农业社会的遗存,而农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手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做,即使是儿童的玩具也不例外。一旦进入商业社会,物资极大丰富以后,这种自给自足的娱乐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小孩子的游戏变成了一种消费行为。”

    王琨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带儿子去游乐场玩,再加上购买各种玩具和游戏碟,“差不多总得花四五百块钱,现在的孩子特别容易喜新厌旧,什么东西都玩不了几天,新鲜劲就过了。”

    曾丽也有同样的感慨,她说,每到周末,带孩子去公园或者游乐场玩,总感觉自己的孩子是在和一个大玩具玩,缺乏和同龄人的沟通、交流,“有时难免会感叹,物质上,我们的孩子是更富裕,但他们真正快乐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