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日益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如何保持发展的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的中国,如其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的优势,谁就占据了竞争的优势!

青少年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直延续应试教育的模式走下去,还是寻找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和学情的模式呢?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果。提倡素质教育不等于说就是全盘否定以往教育,应该说它是对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是中国教育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素质教育已推行了二十余年了,但我认为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现状却始终是不容乐观的,在处理“成绩”与“成才”的关系上,依然存在很大的误区。从学生、家庭到教师、学校再到整个社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成长的关注。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到底就是一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但目前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就很能说明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会缺乏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终生发展的价值趋向是相违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成绩只能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读书能够取得好成绩,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但现状是很多人都认为,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好人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

历史原因:在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考试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应试教育所暴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但它的模式一直在延续,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素质教育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教育模式需要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期间,应试教育依然以它的某种方式决定着一部分人的命运。

教育环境: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现有的教学资源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特别是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还不能满足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求学愿望,这必然导致高一级学校在招生的时候的择优录取。谁优谁劣?如何评判?成绩便成为首要的依据,尽管国家对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一再调整,甚至可以采取自主招生,面试加笔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但占主体地位的录取方式仍然是按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至于品德的好坏,能力的高低,那都是次要的。成绩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成绩关系着一个教师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成绩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对未来的希望。无怪乎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于分数趋之若骛了。

畸形的人才观: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上,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的倾向。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首先看的就是文凭,人才市场上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挂起了“专科生免谈”的牌子。公务员招考,职务晋升无不对高学历者采取倾斜政策。而取得高分数是取得高学历的必经之路,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分数大战”就是在所难免了。高中生要上本科,本科生要考研,研究生要考博……连众多的在职人员也加入了“文凭大战”之中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