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 <font class="div121">二、发病机制</font></p><p> <font class="div120">1.肺动脉的结构和血流</font></p><p> (1)肺动脉结构:从组织学将肺动脉分为3段</p><p> ①弹力动脉段:外径大于1mm,与支气管并行,富于环纹的弹力纤维,肌肉组织少。</p><p> ②肌型动脉段:此段与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及肺泡管并行。管壁有较多肌肉组织,管壁薄,管腔大,管壁虽有收缩和舒张功能,但阻力不大。其外径<1mm。</p><p> ③微小动脉段:自肺泡管而下,入肺泡壁外径<80&mu;m,肌层缺如,仅留内皮细胞层。</p><p> (2)肺血流分布:主肺动脉短而粗,距离右心室底部不到4cm,即分成左右两支,右肺动脉占全部血流55%,左肺动脉占45%。 2.肺循环的调节 肺循环是一个相对低压力,低阻力和扩张性大的系统。在肺循环的调节中,被动调节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其次为主动调节和体液调节。</p><p> (1)肺循环的被动调节;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血液流体静力压和心输出量。</p><p> ①血液流体静力压:肺血管分2类:一类为肺泡血管(alveolar vessels),直接处于肺泡压影响下,主要是肺毛细血管;另一类为肺泡外血管(extra-alveolar vessels),包括肺实质内血管与肺实质外血管。其中肺泡血管和肺实质内血管都受血液流体静力压与肺充气状态的影响。正常人直立时,肺尖部比肺底部大约高30cm,由于血液受重力作用,肺底部血管内液体静力压比肺尖部高3.1kPa(23mmHg),这一压力差使全肺的血液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上下相差可达5~10倍,这就会影响肺泡血管内压及其与肺泡压间的压差而影响肺血流的分布。</p><p> 根据West离体肺灌流制备实验结果将肺自上而下分为3个区带(zone),PA、Pa 、Pv分别表示肺泡压,肺泡血管动脉端压力和静脉端压力。一般情况下Pa>PA,血液推动压为正值;而肺泡血管是否能保持通畅则决定于跨壁压(Pa-PA),Pa> PA时血管通畅,Pa PA,毛细血管被动扩张,有血液通过,在心脏舒张期,Pa降低,Pa< PA肺泡血管受压而闭合,血液停止通过,因此血液在肺中部呈间断性流动。第三区带(肺下部),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血液流体静力压效应,使 Pa>Pv>PA,跨壁压为正值,肺泡血管多被扩张,这是由重力作用引起的血液流体静力效应。</p><p>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