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走了一届小学毕业生,回过头就接手了这个四三班。也许因为教惯了毕业班,总感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还未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还未掌握,所以每节语文课,我唯恐年纪小小的他们听不懂,唯恐遗漏了某个知识点,总是力争讲深、讲透、讲全。一堂课下来,我口干舌燥地讲,学生疲于奔命地记,课堂气氛显得“风平浪静”,有时甚至如同“一潭死水”。

新学期第一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像以往一样,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时,我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逐句体会了诗的大意。学习第二首诗《望洞庭》时,突然有个学生报告说“肚子疼”。我得带学生去医务室,只好让同学们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自己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意。

从医务室回来,我对学生说:“现在交流一下,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我的目光落在淘气包路建罡高高举起的小手上。他站起来说:“我知道了前两句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湖光和秋月融为一体,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无风,湖水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虽然是直译,语言不怎么优美,但他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使我倍感惊喜了。为了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我追问道:“那‘镜未磨’ 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当有个学生说到“湖面上微波粼粼”时,王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皱着眉头说:“老师,我有疑问,既然湖面上没有风,又怎么能说有微波呢?”瞧他那劲头,大有挑战诗人刘禹锡的意味。我需要直接告诉他答案吗?我是一包到底,还是一放到底?这时,似乎有个声音在告诉我:“既然孩子们自学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看来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大家讨论讨论,看看‘潭面无风’和‘镜未磨’是不是矛盾的?”学生立刻争论开了。张晓鸥说:“我认为二者不矛盾,虽然湖面无风,但可能有鱼儿跃出水面或是有树叶落到水面使湖面起了波纹。”王浩立马提出相反观点:“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诗人是在月夜远望洞庭湖,鱼儿和落叶起的波纹很小,诗人怎么能看到呢?”我故弄玄虚:“看来,这里的‘镜未磨’描写的景象并不是湖面有微波。那又是什么呢?”学生陷入了思索中,几分钟过去了,班里仍没人举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了该点拨的时候了。我告诉学生:“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现在你知道‘镜未磨’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了吗?”这时有的学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镜未磨’描写的景象是远望湖中的景物,朦朦胧胧,就像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的样子。”“我也明白了!‘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的景象应该是‘无风的湖面就像没有经过打磨的镜面一样暗淡无光’。”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到,这是在家常课上许久以来都不曾有过的精彩呀!

一节古诗课的教学使我翻然醒悟:放手,才能收获精彩!先前我对孩子们的“不信任”束缚了他们能力的发展,限制了他们思维的空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是在公开课上,还是在家常课上,都要尽量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舍得留出大块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培养能力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