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成了一个流行词汇,继“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婚姻”后,“中国式父母”又引发人们新一轮争论。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刻印着父母具有权威性。但与国外父母的自由式养育相比,中国的父母更像护犊的鹰,遮雨的伞。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升学就业、婚姻大事,几乎都大包大揽,一手操办。正如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中。但是,如此“费心”照顾下的孩子,真能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独立成长吗?

“中国式的教育”更是加深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一代代传承的教育模式也悠然而生。大环境社会、亚环境学校和小环境家庭这样三种环境中,“中国式”就更显得有他时代意义,不过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我们的亲子教育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多家长愿意做出牺牲,愿意付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适合孩子初期教育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牢靠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我想教育也是这样的吧。

其实,很多孩子是因为从小被父母看管,潜意识中,很多人对父母的包办教育进行着扭曲的抗议:顶嘴、逃学、易怒、沉默、“啃老”、不结婚……很多家长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倾尽所能培养孩子,他们却并不领情?

他们总假设“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选择”。“父母说的你要听”、“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些话常被父母当作口头禅挂在嘴边。但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经历成长的呢?其实,人生的很多选择没有根本的对与错,有得也会有失。当别人替我们做了选择,出问题时,我们会后悔听从了他人。可当自己做错选择时,虽然会惋惜,却较少埋怨自己。正因如此,包办父母可能成为子女心里的“罪人”。

做子女的明灯,但绝不是带路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Krik Schneider提到,人的一生是在许多选择中度过的。与来访者讨论何为更优的选择,以及教他们学会更优的选择能力是咨询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其实,父母更应当成为培养孩子做“会选择”的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

“君臣、父子”的文化烙印根深蒂固

对子女的保护,源于父母内心的焦虑

所以,家长们不妨放开手,只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搀扶者,以防过度控制使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别把争辩当忤逆

香港理工大学徐林倩丽校长在分享“何为领导力”时说到,“我的助理经常跟我有争辩,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他们在真实地表达观点。从中,我也能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我规避了很多错误,而我的下属也逐渐成长为有主见的领导者。”有争辩才有提升,孩子只有具备自己的思想,才可能不断提升,甚至超越家长。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中国的很多父母常把物质的满足等同于幸福,这其实是个原则错误。物质是一个外部概念,幸福则是一种内心体验。

在我接触到的家庭里,幸福的孩子往往成长于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如果你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请从现在开始加强与配偶、孩子及上一辈的沟通和关爱,来营造良好地家庭氛围,这比塑造一个物质满溢的环境对孩子心灵的成长更为重要。只有从小体验到和谐家庭环境的孩子,才有力量面对挫折,才有积极向上的动力。这样的下一代才可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