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课文标题中有“屠杀”两字,速读全文,找出与“屠杀”有相关意义的词,然后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蹂躏 悲号 极度恐怖 凶神恶煞 层层叠叠的尸体 枪声震耳欲聋 刺戮 垂死呼号 焚尸 活埋 ……

屠杀——血腥、野蛮、惨无人道地进行大规模杀戮。

2.品味标题中“大”字的含义,默读全文,填写下表。

集体大屠杀

时间 地点 屠杀人数 屠 杀 特 点
12月13日 燕子矶 五万人 赶到码头,机枪扫射
12月15日夜 下关 数千 绑缚列成长阵,深夜全部处决
12月18日 草鞋峡 五万多 铁丝网围,枪杀焚尸

零散大屠杀

两个杀人恶魔的杀人比赛

向井敏明、野田岩

89、78,105、106

重新向150人的目标努力

残暴、无人性、野蛮地刀砍

田中军吉的“助广”宝剑

连杀无辜中国人

攻陷南京时,三百多人 比恶魔更凶残地剑杀

军事法庭统计

集体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总计:34万人

惨绝人寰

3. 文章写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为什么不直接从当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写起, 却从现实生活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开头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情景,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形成巨大反差,从而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后文用倒叙的手法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才揭开悬念。②强化了主旨,使后文详细回忆南京大屠杀的情况水到渠成。

4. 文章中所列举的种种罪状都是言之有据的,请你简要列出它们的出处,并说一说引用这些史实资料起了怎样的作用。

外国护士的日记;日本随军记者的叙述;国民党军人的的沉痛回忆;日本的书籍和公告;法庭的查证材料;外国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情况的补述。

引用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多角度、多侧面叙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具现场感、真实性、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引用资料具有现实意义,有力地批驳了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者的弥天大谎。

5.报告文学强调材料的真实,并不意味着不能有艺术加工。在遵照基本事实的前提下,作者可以进行必要的情景再现,构建出符合生活真实的历史情境,这样会更具艺术感染力,更能为表达主旨服务。

这篇文章使用记叙描写再现历史情境,以极强的语言表现力和强烈的语言冲击力打动着亿万读者。请找出最震动你的一个细节,记下你的感慨(50字左右)。

① 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个细节:在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文中用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描绘出老人发疯时的情态,景与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又进一步让人警醒:半个世纪的慢慢岁月,竟无法抹去老太太心中的裂痕,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是何等的令人发指、惨绝人寰!

②在燕子矶大屠杀中,重点描写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妇和孩子的惨痛经历。母亲的鲜血、孩子的呼喊、明晃晃的刺刀……文章运用了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写出了百姓遭受的巨大不幸,控诉了日寇的残忍和惨无人道。

6.本文在记叙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把他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1自然段夹叙夹议,末句的议论,强调了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25自然段议论,既揭示了日寇杀人竞赛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过渡作用。

32自然段首句“如果说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是两只杀红了眼的恶魔,那么田中军吉简直比恶魔更凶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7自然段夹叙夹议。

38自然段借记叙抒情。

第39自然段夹叙夹议,揭露了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40自然段,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41自然段也是议论。

41自然段议论,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深重的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

42自然段是对41自然段的阐释,也是点题。

三、课文小结

文章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写当年日寇的暴行,继而告诫人们要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文章的第二部分别具匠心地集中记叙了日军集中大屠杀的三个惨案和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其中,恰当的议论既揭示了日寇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是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总结全文,点明题旨,升华主题。

【目标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lán 1ǚ(答案
寻mì(答案
答案)然
答案)写
尸hái (答案
蹂lìn (答案
燕子矶(答案
答案
zhēng níng (答案
pán shān(答案
熙攘攘(答案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答案

令人发指:答案

逝者如斯:答案

凶神恶煞:答案

惨绝人寰:答案

三、判断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她弱小的身躯剧烈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答案

(2)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 (答案

(3)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答案

(4)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日军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总计在南京屠杀34万人。 (答案

四、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1.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2.文中的“浩浩长江”、“任人宰割的羔羊“、“钢铁长城”、“火热的胸膛”分别喻示着什么?

浩浩长江:答案

任人宰割的羔羊:答案

钢铁长城:答案

火热的胸膛:答案

3.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答案

4.节选部分在全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