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绍了欧荚学者、我国台湾学者和大陆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的观点,对家庭教育要素的称谓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问题及其结构与成分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家庭教育要素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大类和相互“联结”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素

家庭教育,通常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与发生在学校的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学者们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多大争议,一般认为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五个基本要素。”然而对于家庭教育构成要素的认识却有明显不同,本文就笔者所接触到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欧美、中国台湾、大陆学者的有关观点作一梳理,并提出笔者对于家庭教育要素的构想。

一、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观点述要

(一)欧美学者的观点

欧美学者关于家庭教育要素的观点,较多见诸于有关家庭环境与学业成就的研究中。1959年弗雷泽提出了家庭环境四要素:①家庭文化背景,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阅读习惯;②家庭经济背景,包括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家庭规模、住宅房间数量;③家庭动机背景,包括父母对子女职业前途的态度以及对子女学习的鼓励;④家庭情感背景,包括家庭气氛和谐程度、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母亲是否外出工作、家庭是否完整。[2]弗雷泽的观点涉及了家庭文化、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被广为引用。

1967年英国的《普洛登报告》提出家庭环境因素不仅包括了家庭物质设备、经济状况、父母所受教育、父母对子女学习的态度,而且还包括子女人数、父母职业等变量。[3]1969年弗农进一步阐述了家庭人际关系的内涵,如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补充了家校关系。[4]

1984年理查德·D·范斯科德等提出家庭环境变量有:家庭所说的语言、家庭提供的教育阅读材料、家庭谈话的质量和数量、教育年轻家庭成员的方法及其一致性、家庭参加社区活动和参观名胜、家庭外出旅游的质量和数量、父母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5]在这里,范斯科德等把亲子交往中谈话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

1987年美国家庭关系全国会议把家庭教育分为十个领域:①社会中的家庭;②家庭互助;③人类成长与发展;④人类性需求;⑤人际关系;⑥家庭资源管理;⑦亲职教育与辅导;⑧家庭法律与公共政策;⑨家庭伦理;⑩家庭生活教育。[6]这显然是从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内容更为宏观和全面。

(二)我国台湾学者的观点

1988年我国台湾著名学者黄廼毓提出了影响父母行为的基本因素:①社经地位;②父母的性格;③父母的管教态度;④角色示范的影响;⑤人生哲学。[7]这一观点突出地反映了父母自身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97年陈奎熹教授将其在1986年提出的8个影响教育成就的家庭中介因素修改为6个:①家庭气氛或父母之教育态度;②父母之教养方式;③家庭结构;④家庭教育价值取向;⑤家庭语言类型;⑥家庭物质条件。[8]这一提法较多地考虑了家庭教育如何为子女所接受,即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2000年林淑玲等介绍了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五大领域:①家庭世代生活伦理教育,包括生活礼仪、爱子慈幼、孝亲事长、兄友弟恭、姻亲关系等;②夫妻婚姻关系教育,包括婚前教育、新婚调适与家庭计划、夫妻性生活、夫妻沟通与调适、婚姻冲突与危机处理等;③亲职教育,包括父母角色与职责、儿童发展与保育、亲子沟通与调适、子女教育等;④现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包括居家环境与家庭管理、家庭经济管理、家庭休闲与活动、家庭安全与卫生、家庭生活艺术等;⑤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包括家庭、学校与社区关系之建立、社区资源之运用、社区环境维护与美化、社区活动关心与参与等。[9]这与美国家庭关系全国会议确定的家庭教育内容有所不同,更强调家庭的社会意义。

(三)我国大陆学者的观点

1994年我国学者赵忠心论述了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①家长的自身素质,包括世界观、思想品德、文化素养;②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包括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家长对子女的期望;③家庭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方式;④家庭的社会背景,包括家庭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区域及国度等。 [10]这一观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家庭教育涉及的方面。

1996年吴奇程教授把家庭环境因素划分为:①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的自然结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子女出生第次、是否独生等;②主观因素,包括家庭气氛、家长思想道德等纯主观因素,以及家长职业、家长科学文化素质等带有一定主观性质的客观因素;③父母生活经历、个人能力、个性倾向以及遗传素质等方面差异。[11]这是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所做的分析。

1999年张文新博士提出了影响父母行为的13个因素:①社会文化背景;②社会经济地位;③母亲就业;④压力和社会支持;⑤父母被抚养的经历;⑥父母的性别;⑦父母的个性;⑧儿童的年龄;⑨儿童的性别;⑩儿童出生的顺序;@父母的婚姻质量;⑩家庭的结构和规模;⑩亲子交往的情景。[11]这是从家长和孩子自身发展特点对家庭教育要素所做的探索。

2000年陈建强研究员在其主持的“21世纪初上海家庭教育发展预测研究”中采用了如下家庭教育质量指标:①家庭德性质量,包括“素质教育”观、“继续教育”观、德性教育策略与内容;②家庭智能质量,包括家庭知识结构、把握求知规律与掌握读书方法、注重才能培养与实施成才策略;③家庭审美质量,包括家庭物化环境、衣着仪表与举止言谈、家庭休闲文化生活;④亲职教育和亲子教育质量,包括“亲职(亲子)教育”观、家庭教养态度与方法。[12]

二、对以上观点的评析

(一)关于“家庭教育要素”的概念

从上述各家提出的“家庭教育”的内涵来看,虽然各自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反映的都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家庭教育的内部组成成分,所以统一使用“家庭教育要素”这一概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本质。

(二)关于家庭教育要素研究的不同视角

上述各家观点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从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出发,如赵忠心的观点;(2)从教育社会学或者教育生态学等理论出发,如《普洛登报告》和吴奇程的观点;(3)从影响家庭教育的主客观因素出发,如黄延毓的观点和陈奎熹的观点。此外,还有从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出发的论述,如张文新的观点。

追溯家庭教育研究历史可知,最初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基本上届于教育学领域。上个世纪初社会学发展起来以后,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家庭教育研究更是突出了社会学的色彩。此外,最近几十年里,运用语言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家庭教育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14]笔者更为青睐教育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曾在相关研究中将家庭教育要素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狭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直接促进子女身心发展的活动,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以及家长教育能力等指标;第二,广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生活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包括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等指标。同时还论证了家庭教育的六个要素,即家长素质、家庭条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亲子关系。[15]

(三)关于家庭教育要素的结构和成分

经统计分析,上述各家提出的家庭教育要素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因素有:(1)家长素质(尤其是文化和道德素质);(2)家庭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地位);(3)家庭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4)家庭教育态度(教育目的和对子女成长期望);(5)家庭教育方法;(6)家庭教育内容。这些要素值得我们思索和关注。

但笔者认为,要科学地确定家庭教育要素还必须认清家庭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在此,笔者较为欣赏的是黄廼毓和马和明的观点。黄廼毓指出“家庭教育强调在家庭里,家人彼此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是互相教育的,家庭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直接或间接的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我们也在日常家庭生活里接受最基础的教育”。[16]马和民则指出:“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前者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由其家庭成员(不论长幼,但主要是指父母)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后者则指家庭诸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隐性’影响。” [17]这两段朴素的语言从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不同视角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本质。

而关于家庭教育的特点,国内外亦有众多说法。笔者认为,与学校教育相比,当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组成来看,家庭教育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两者的关系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家庭关系。(2)从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主要在家庭居住场所展开,同时也会涉及家庭成员经常往返的社区、街道、村落及亲朋好友的家。(3)从教育目标和内容来看,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意志,有些家庭甚至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4)从教育方式方法来看,家庭教育是个别的、零散的,虽然有表扬批评、辅导训练等“显性教育”,但更为普遍的是家长和家庭生活环境对未成年子女的“隐性教育”。

结合前述观点,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具体表现为三个互相“联结”的层面:1.制约家庭教育的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策略四种主观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家长教育子女的活动,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是一种显性教育。2.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素质四种主观因素。这些因素既是决定前面四种主观因素的根本原因,也是间接影响子女态度和行为的榜样力量,通常是隐性教育。3.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两种客观因素。这两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素质、家庭人际关系四种主观因素决定,同时它对第一和第二层面的诸项主观因素有一定反作用,而且这两种因素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属于隐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人杰主编.大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平第二版,第4-5页

[2][3]KellaShan,T:Famaily and Schooling. InhwrenceJ.Saha(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Education.Oxford UK:Elsevier Science,1997,609—610

[4]U.P.Keeves, Measurement Of Social BackgrounSd,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cation V01.6,3283-3287

[5]理查德.D.范斯科德等.美国教育基础一社会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6][9]林淑玲.家庭教育学.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发行公司,2000年版,第15页,第12-13页

[7][16]黄延毓.家庭教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54-58页,第37页

[8]陈奎熹.现代教育社会学.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7年版

[10]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吴奇程.家庭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绿宁.21世纪初上海家庭教育发展预测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4]骆风.造就卓越人才一北京大学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9-40页

[15]骆风.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6页

[17]马和民等.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