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年级语文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解即可,而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使用也要落实识字写字这个重点内容。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整节课分为五个环节:

1、看图,认识华佗。读课题、引发思考,导入本课

2、识字正音

3、学习课文

4、总结拓展

5、学习写字

看图片,认识华佗,对华佗有初步的感知。

从课题入手,正“华佗”的“华”字读音。通过对课题的朗读思考引出本课。识字正音是学习的重点,除了要求学生将生字和词语读准确外,还要学生将生字、词语与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懂得字、词语的意思。在识字后,让字和词回归到文本的语言中,进行句子的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和词的意思。通过朗读句子使学生感受到理解字义和词义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还要联系上下文。同时在识字阶段,还通过听读让学生了解多音字、轻声字,使词语联系更加完整。但是在指导句子的朗读还应该到位,特别是长句,如:他七岁的时候,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学徒。学生在朗读上有困难时,教师应该范读,告诉学生一些断句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读流利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课文了解内容,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读,自读中感受羊打架的凶猛,华佗内心的想法。采用学生扮演华佗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学生走进文本,人文合一,更好地体会方法的巧妙、华佗的聪明。最后总结拓展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华佗的情况。

本课是第一课时所以只安排了书写“医”字。教师指导写字很细致,但是学生写字的效果却没有那么好。反思其原因,教师指导虽然细致,但是没有让学生从整体观察字的结构,导致学生书写时字的结构不太理想。

这节语文课上下来,自己觉得很平淡,没有味道,不像在备课时想象的那么精彩。在课堂上只是把该讲的都讲了,学生该掌握的基本掌握了。课堂上没有**,也没有精彩的一瞬。跟平时上语文课的感觉都不一样。

反思其原因:

1、课前没有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2、课堂上,学生对字音刚掌握,课文基本能正确的整体读下来,但不是很流利。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比较泛泛。

3、急于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应在正确、流利和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之后,学生内心需要的一种外在体现,不能一促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