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小就聪明,深得农夫的宠爱。小儿子就没有哥哥那么好的天份,农夫说他有点傻,把他送到山外的一个老木匠那里学手艺,其实那是农夫有意将他撵出家门,好让老大到时独得他的这份家产。

小儿子到了老木匠家后,每天早上给老木匠倒完尿壶后要打洗脸水,趁老木匠洗脸的工夫他就开始生火做饭。等到老人穿戴好他的饭也送到了老人的手上。老人吃饭时他还得把院子里的地洒上老人洗脸用过的水再扫干净。老人和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称他小木匠。

虽说是叫小木匠,可一年多过去了,老人从未教过他任何木匠手艺,每天就是跑堂打杂、洗衣做饭、端屎倒尿。周围有的人开始为小木匠忿忿不平了,背地里骂老木匠“老不死的,这哪是收的徒弟呀?这是找了个不要工钱的长工呢!”

有人趁小木匠外出的时侯悄悄地对他说:“小木匠,你太死心眼了,你每天做牛做马的侍候这老木匠,到时他两腿一伸——死了,你不是白干了吗?不如现在就叫他教你手艺,不教你,你就别侍候他!”

小木匠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那哪成,他是俺师傅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侍候他是我做徒弟的本份!要是他死了俺就给他送终,还回家去跟我爹种地去。”

小木匠一如既往地侍候着老木匠好几年了,老木匠一天天的老了。小木匠一天天地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一天,小木匠对老木匠说:“师傅,我出来好多年了,不知俺爹娘和俺哥现在咋样了,我好想他们呢!”

老木匠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说:“嗯,是有好多年了,你也长成小伙子了,该回去看看了。去吧,早去早回!”

小木匠开心极了,一路连唱带跑地回了家。他推开门大声地喊:“爹,娘,哥我回来看你们了!”可叫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答应。

“哟!你是去学木匠的那个傻子弟弟吧?”一个衣着光鲜、满脸搽粉的年轻女人靠在门框上一边磕着瓜籽一边看着小木匠问。

“我是小木匠,回来看俺爹娘和俺哥的。你是谁呀?俺咋没有见过你?”小木匠问。

“我是你哥的媳妇——你的嫂子呀!”女人笑嘻嘻地说。

小木匠赶紧上前朝女子鞠了一躬:“嫂子,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哥已经成了家,你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他们都说你有点傻,我看你还挺懂礼数的嘛!咋啦?是在老头那里混不下去了?还是想回来跟你哥抢家产呀?”女子说着从嘴里吐出一颗瓜籽壳来。

“都不是,我只是好多年没回家,想得慌,跟师傅告了个假回来看看!”小木匠诚实地回答。

女子立即满脸堆笑说:“哦,是这样呀!那好,那好,你哥在外打牌没在家,爹娘在地里干活呢,你去找他们吧。我还有点事就不陪你去了。反正咱家的地你都知道。”

小木匠在地里见到了头发花白的爹娘,他拉着爹娘那满是硬茧、干枯的老手,看着褴褛的衣衫,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双膝跪在地上呜咽着说:“爹,娘你们咋老得这样很呀?大哥不是在家吗?咋还要你俩下地呢?你们咋连件衣服也舍不得添呀?”

爹娘扶起小木匠,长一声短一声地叹着气。娘说:“唉!你就别提你那哥了,那是只白眼狼,不是人!”

爹说:“儿啊,都是爹娘自己造的孽呀!你哥自从你走后整天游手好闲从不下地干活。去年给他娶了个媳妇,谁知道竟是个笑面虎。这一只白眼狼配只笑面虎我和你娘的日子还能好过吗?婚后不久两人就把我和你娘赶了出来,霸占了家产,还逼着我俩整天下地干活,不然就不给吃的。唉!唉!怪只怪我有眼无珠呀!这下好了,你回来了去和他争家产,那也应该有你的一半!”

小木匠扯起袖子擦了擦爹娘脸上的泪水说:“爹,娘我不是回来争家产的,我只是想你们,回来看看,我现在啥手艺都没有学到呢!我还得回去学手艺,再说师傅那么老了,没有我在身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别人还不戳我的脊梁骨呀?”

“儿啊,你难道就忍心看着你的亲身父母遭罪吗?难道我们连那个啥手艺都没教给你的师傅都不如吗?”娘生气地一连串地问。

“爹,娘如果你们愿意,我看不如跟我一起到我师傅家去吧!我去向师傅求情,就是我不吃不喝也要叫师傅收留你们。再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多帮师傅干重活。”小木匠说。

小木匠把爹娘领到了老木匠的家,老木匠二话没说就找了间空屋叫老两口住了下来。

这天,老木匠拿来一把大斧子对小木匠说:“你看我们现在四口人吃饭,不多做点木器活出来到时恐怕要饿肚子呢!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天一亮就上山去砍树,要砍山槽边上好的硬木,不然做出来的家具没人要!”

小木匠接过斧子就上了山,他记住师傅的话专挑硬实的大树砍,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第二年春天,下起了暴雨,小木匠砍倒的树顺着山洪都冲到了小河里,小木匠用事先准备好的篾片将它们固定成一个木排,不久木排就顺流漂到了老木匠的门前。

老木匠看了看河里的木排点了点头。木头搬上来后,小木匠架起大锯按师傅的要求把树锯成方、条、板。隔壁左右每天半夜都还能听到“嘶拉,嘶拉”锯木头的声音。

小木匠的娘见他没日没夜地尽干些粗活心疼地说:“儿啊!没想到这些年了你还是只能干这些粗活,这老木匠啥时才能真正地传给你手艺呀?”

小木匠边干活边说:“娘,话不能这样说,要不是老木匠师傅,我们三人就无处安身。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咱不说学不学手艺,就凭这一点我得报答他老人家一辈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