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如果体温低于38.5℃或者高热惊厥的时候,那么就可先用物理降温法。

但如果孩子以前出现过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8℃就应马上服药。

用40℃左右的水温进行擦浴,因为没有刺激性,所以可擦全身,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在洗时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不过,门窗应当封闭,最好不要吹到风,但空调不要开的太高,应让室温保持在22℃左右,太高不利于热量的散发。

用30-35%左右的酒精,用纱布按全身方向擦拭:

上肢:腋下一侧→上臂外侧→手臂;侧胸→腋下→上臂内侧→手心

下肢:一侧髋部→大腿外侧→脚背;腹股沟→大腿内侧→腘窝(腿弯处)→脚跟

通常,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可稍稍用力。酒精因为有刺激性,一定要避开前胸和后背。

也可将冰袋置于额头上或枕于脑后,如没有冰袋可将冰块放入暖水袋或塑料袋中。此外,也可头部冷敷,就是将冷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暖后更换。

不过,枕冰袋的时间不宜过久,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冻伤。

衣服捂得厚反而“火上浇油”

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且体温比成人高,所以“捂”容易造成“火上浇油”,导致孩子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甚至造成高热惊厥。

所以,当婴幼儿出现发热的时候,应当把衣服略微解开一下。

在去往医院的路上,车里也要注意通风。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肯定。有学者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伴有环境因素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与胎儿在母体中的体位有关。发病与否还与抚养习惯有关,习惯用背兜将婴儿背于母背,能使髋部保持在外展屈曲位者发病率较低;而一些人习惯将婴儿紧紧包在”蜡烛包”中,婴儿双腿一直保持伸直者则发病率较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可能发生。从临床表现上看,单侧脱位时,患侧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折增多加深,与健侧不对称。双侧脱位则伴有会阴部增宽。新生儿期患肢缩短不明显,外展稍受限。虽有这些特征,外行人还是不易发现病情。故应将新生儿有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列入新生儿常规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

随着孩子年龄长大,孩子会走路后会出现跛行步态,单侧脱位的患儿身体向患侧晃,双侧脱位的患儿则呈左右摇摆的“鸭步”状。双侧脱位者腰椎前凸、臀后突。单侧脱位者下肢不等长。另外还可见大粗隆上升、突出等症状。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因不同年龄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且方法越简单。

6个月以内的小儿治疗最简单,既不需手术也不需麻醉,其中以新生儿期治疗最简单,都不需手法整复,仅采用一些支具,使髋关节保持屈曲、外展、外旋位即可达到自然复位的目的。如能在新生儿期正确治疗,可有95%左右痊愈率。如外展尿枕法、外展夹板法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无任何痛苦。6个月以内仍可用梯形尿枕、蛙式夹板等,经3~4个月即可治愈。

3岁以内仍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整复,用蛙式位石膏或支架固定2~4个月,再换外展位支架石膏固定4个月,疗效亦较满意,可有90%成功率。

4~7岁患儿则多需手术切开复位,而8岁以上即使手术切开复位,疗效亦不理想。由此可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