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少孩子轻者口燥咽干、嘴唇干裂、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热;重者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特别令父母操心。其实,问题是出在气候的变化上。

秋天为什么会“秋燥”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蒸发速度加快,干燥度增大,“燥邪”乘机而入,伤肺、伤阴、伤津。

比起大人来,孩子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生出病况。

就说鼻子吧,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且脆弱,“燥邪”致鼻腔干燥,血管破裂,怎能不流鼻血?至于咽、喉以及 气管,同样难逃“燥邪之劫”,以致咽干喉燥、干咳声声,甚至诱发支气管炎。中医称之为秋燥症。

秋天防上火,以食疗为主

孩子上火时,从食疗保健角度来看,总的原则是,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家长注意:

1、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做菜时注意增加莲藕(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萝卜(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最好生吃,如胃有病者可做萝卜汤吃)、茴香、苦瓜等食物;适当增加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等寒凉性水果及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桑椹等平性水果的摄入;减少龙眼、荔枝、芒果、榴连等热性水果的摄入。

2、 尽量少给孩子提供用油炸和红烧方法烹制的过于油腻性的食物。

3、 控制孩子的零食,特别要少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

4、 鸡蛋、瘦肉、鱼、豆类等优质蛋白要充足供应,但动物性蛋白质应尽量选择脂肪少的,不可太油腻。在烹调中,多使用清炖、清蒸等方法。

5、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6、 可给孩子常吃绿豆粥、荷叶粥或绿豆汤、莲子汤(不去莲心)。

7、 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

食疗以外的5个生活保健不能少

1.保证孩子生活规律: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懒觉。

2.空气加湿:如在房间里放些植物、悬挂湿毛巾或安装加湿器,也可在卧室内放盆水或者在地上洒些水。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合理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或感冒。

4.多运动:从婴儿操到走、跑、跳,因人、因地而宜。尤其要每天适当安排户外活动的时间。

5.稳定孩子的情绪:避免因躁动或哭闹等而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口舌干燥。

宝宝常见六大秋燥症状的呵护办法

症状1:皮肤干燥

解读:如果孩子皮肤发干发紧、干燥脱屑,甚至出现皮肤起皱、破裂等症状,往往是由于外界燥邪侵入体内,损伤津液导致津液亏虚,不能润泽皮肤之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