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学习传统文化热潮在各地兴起,一些职工家长频频掏出高额的报名费,让年幼的孩子进入个人学堂、私塾,在诵经背读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孩子道德“补课”。一场劳模报告会“意外”引发职工家长们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他们中的不少人面临孩子不能理解传统经典真正蕴含意义,不体谅父母、他人辛苦劳作的困惑。而劳模身上的勤劳品质、敬业精神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经书内容的具体实践,采取现场宣讲形式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可以对国学学习起到互补作用。

“真该让孩子来听听勤劳的故事”

上午11点40分,报告会结束了。但记者意外地发现,不少职工家长彼此交流着这样的感受。

“早知道就带我孩子一起来听听了,让他好好受受教育。”花溪区农商行石板支行行长张振华遗憾地和同事说。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也经常带着孩子来孔学堂听一些传统国学课程,孩子虽然能从古典文学作品学到陶冶人情操的部分,但那种美好的情怀和品德,始终没有劳模们生活、工作中的经历来得真实。“今天连我自己都算是好好上了一课。”他说。

贵阳卷烟厂的职工王大姐也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传统文化,从去年寒假开始,她把6岁的孩子送进了这个国学培训班。如今,孩子背《弟子规》已经按要求背到60页了。但是,她却发现,除了会背诵,孩子还是不能理解书本后真正蕴含的意义。

“比如《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但我叫他吃饭,他说不吃就不吃;叫他睡觉,他说不睡就不睡;叫他帮我,他说不帮就不帮……”对儿子的这种反差,王大姐很沮丧,她甚至冒出了要把孩子送到威宁县的全国劳模耿陆芬那里的念头。“让他跟着耿阿姨吃吃苦,看看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刻苦成才的!”王大姐半开玩笑地说。

同样,这样的感受也发生在贵阳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刘颖的身上。为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刘颖花5000元报了一个国学班。后来,她发现,许多冠名“国学”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没有专用教材,一般只是让孩子朗读原文,背死书,于是她马上让孩子退了班。“听过很多次报告,这次的印象最深刻,就像讲寓言故事一样动听,对孩子教育非常好。”刘颖说。

劳模身上的光芒,是靠诵经学不到的“真金”

这天上午,贵阳市孔学堂里掌声如潮,钢铁工人杨延、环卫工人赵坤武、航天工人毛腊生、乡村邮递员朱正琴、村党支部书记耿陆芬、农民工创业者张明富6位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通过演讲员演讲,与投影仪上劳动模范工作生活点点滴滴的展播,将每一名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声”“画”并茂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观众们也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达着最崇高的敬意。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工程师杨延连续三年潜心研究工艺,最终成为中国钢铁界大名鼎鼎的“切分王”。为了摘得桂冠,他一连吃了两个星期的泡面,把办公室当成了第二个家。环卫劳模赵坤武从17岁开始扫大街,他已经和垃圾打了20年交道。都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他喜欢甚至热爱这个称呼,愿一辈子与垃圾打交道。

在全国劳模、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特级技师毛腊生身上,人们看到了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的中国工人另一面。30年里,毛腊生的工艺革新让航空专家一次次惊叹。为了能早日试制成功我国某重点型号武器舱体,他手掌被扎破上百次之多;700多个日日夜夜,毛腊生和同事们,硬是用一双双磨破的手掌,把这个舱体型砂给舂了出来。

还有乡村邮递员朱正琴、返乡创业农民工张明富。一个又一个讲述,贵州各行各界的劳模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动人事迹都呈现在听众面前,孔学堂里掌声阵阵。

“带着孩子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还不如带着孩子听一场劳模报告会。”走出会场后,一名职工家长如是说。以前,他总觉得劳模离孩子“太遥远”。现在看来,自己在教育观念上犯了糊涂,劳模身上所闪现的光芒,恰恰是诵经无法学到的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