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人文性较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外在语言形式。我在反复读文后,一对反义词“夸奖——斥责”让我找到了突破口。低段的教学中用反义词进行词语积累也比较多,所以我就由此切入。让学生找到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读通顺的基础上质疑——为什么爸爸要斥责爱迪生而医生却要夸奖他?这样就引发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也给了学生以探究和再读文的兴趣。

接着我抓住爸爸的话“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分两个板块“什么时候”到底是“怎么样的时候”和“是不是胡闹”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融朗读、想象说话、感悟为一体,带领学生读懂爱迪生的急中生智,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在理解重点词语时,我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重点词语“直打滚”,我让学生联系自己肚子疼的感受想想当时的情况朗读,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有了生活的基础对这句话我也没有进行太多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还算比较到位。教学“急得团团转”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平时着急时是什么样子,并进行了 “急得 ”的语言训练。课文中对“恍然大悟”的理解是一个重点,我借助图片,让学生通过画面找谁是爱迪生的爸爸,理解爸爸是在做一个“恍然大悟”的动作,进而知道爸爸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学生对这个词就能很自然地理解了。

但是,一堂课下来,总是少不了留下许多的遗憾:

1、“舍得”,有舍才有得。从备课开始,到五次试教,每一次都不能在三十分钟内完成教学,几次删减,许多内容仍旧无法舍弃。以至于最后呈现时,讲解还是比较全面,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很扎实,但是却抓点太多,重点不够突出,以至于最后草草收场。像感悟妈妈病情危急一段,由联想牵头,让学生结合生活说“直打滚”是什么感受,再来想象妈妈当时的表情、动作、语言,最后再来训练学生说话“直——”。分析得很到位,学生的感受也出来了,所以学生的朗读很到位。可是再回头看,感悟危急并非课文重点,此段浪费了时间。如果让学生联想自己肚子痛的感受,想象妈妈当时的表情、动作、语言,进而直接指导朗读,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相信效果会更好,也不至于耽误太多时间。没能“舍”一些方面,也注定了另一方面的“失”。

2、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细碎、反复、缺乏明确的导向。所以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跟我预设的答案有些背道而驰,因此浪费了许多教学时间。回头看自己教学设计中的提问,如:你知道谁是爸爸?爸爸在做一个什么动作?爸爸现在还认为爱迪生在胡闹吗?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恍然大悟说句话吗?你有什么话想说?问题多、杂,将自己原本的精心设计打乱了。

3、这也是很久以来的一个痼疾,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没有一个更高层次、指导性强的反馈语。再细想,我的评价语还大部分大同小异。“很好”、“不错”“真棒”、“真聪明”…… 这些看似肯定的评价语,其实都是笼统、模糊的、单调的。到底“很好”在哪里?“不错”在哪里?又“棒”在哪里?由于评价语没有及时为学生指明方向,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学生探究上的肤浅。惭愧于自己语言功底匮乏的同时,也意识到必须不断积累反馈语言,用真情对待每一次反馈,尽量做到反馈的多样性。

每一次的磨课都有收获,每一次的教研都有成长,但是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教学路漫漫,唯有用心来行之!很谢谢学校给我们的每期一次的成长机会,青年教师比武恰如一阵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沐浴着滋润成长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