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一边是随意自然、忽略技巧的人物或动物“肖像”,一边是构图精细、立意高远的照片。30日在上海儿童博物馆结束展出的“我和我的城市”中德儿童优秀摄影作品展上,中德儿童作品的明显差异引发参观者的争论。

“其实,这个获奖作品妈妈和老师让我这么拍的,我原先拍的小猫小狗他们说没意思。”30日,一位在本次比赛中获奖的上海小学生说,换成了一幅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照片后,得到中方评委的好评。

在展览现场,汉堡小朋友的作品体现的基本都是身边的一些琐碎的人和事,如照片上一个小男孩伸出舌头舔着粘在脸上的奶油,起名为“这是我的弟弟”;而上海小朋友的作品基本都有一个鲜明主题,如“国旗下成长”等。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称,有些孩子为了迎合成人评委的口味而刻意将自己作品“成人化”,这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王婧)

-------------------------

孩子们的“童趣”哪里去了?

幼儿园本是孩子们的天堂,但走进去却发现小小园子里有许多“专业”,如唱歌、舞蹈、画画、围棋、跆拳道、书法等兴趣班,有令家长眼花缭乱的“双语园”、 “艺术园”、蒙氏教育、感统训练等新教育形式。2月26日《中国青年报》以《幼儿园也要分“专业”?》为题予以报道,对重新认识这些“素质教育”很有启发性。

形形色色的“特长班”(有个好听的名字:“兴趣班”)是什么性质?家长热衷于此,多数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近看是为了上个好小学、中学或大学,远一点是为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种需求的功利化色彩特别浓,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思想在作怪。正是这种市场需要,使形形色色的培训班久盛不衰,并且强劲的势头从社会转入了校园。因此可以看出,升学与就业压力是“特长班”的真正背景。

教育没有功利是不可能的,但得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至少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看现在的幼儿园,三四岁的娃娃随口就是专业术语(都是不懂孩子不称职的“兴趣老师”们的成绩),与相应年龄性格特点很不对称,当小孩子看吧,他们是“专家”;视作大人,他们又不懂多少事理。“儿童+大人”组合起来的“复合人”“小大人”,实在不好评价。无论教育如何发展,能尽展童性才意味着教育的成功,而人为地改变孩子的天性,甚至使天性丧失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可惜的是,这些“专业教育”却有一面大旗护着:素质教育。学校里以教授的技能多、得奖多证明素质教育做得好,家长以孩子有多少证书而自豪。素质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吗?当然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以不抹杀人的天性为前提。而眼前的各种兴趣班则让孩子苦不堪言,听到“兴趣班” 就发抖,就想落泪……对“特长”特别头痛。学校里的作业少了,玩的时间本应多了,结果又跑来了这么多“兴趣班”,闹得孩子们有童年“没童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