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牛校’的名气有口皆碑,但也许它并不适合我的孩子。”在为孩子择校前,郭女士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有四:一是名气,二是“小升初”时具有优势,三是知识基础扎实,四是自己可以找到择校的门道且中间的“经济代价”可承受。

然而,开学后随着自己对学校的深入了解,郭女士发现该校的一些做法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当时之所以产生转学的念头,是我担心未来孩子的成绩会很难跟上。”郭女士的儿子刚满六周岁上学,此前也没有接触过严格的幼小衔接学习,再加上本身有一些口音,在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出现了“跟不上”的表现。再加上老师通过家长会或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都会不断传递出其对于考试和分数的关注信号,让家长难免感觉压抑。此外,由于学校的硬件条件或管理因素,孩子在课间、午休时得不到充分的“能量释放”,郭女士在这些细节上也无法和学校的观念达成一致。

然而,随着与同事、朋友的交流,郭女士已经打消了为孩子转学的念头。“毕竟能够进入这所学校来之不易,况且也要看到学校的长处如基本功扎实、进入好中学的可能性大等。”但想到学校的一些理念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限制,她又陷入了矛盾。究竟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这个“好”学校究竟对孩子“好不好”?郭女士不禁迷茫。

“好学校”多靠民间划分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家曾一度要求各地集中力量在大中城市的市和区县两级举办重点中小学校。那时,基础教育重点发展战略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需要和选择。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任务的基本完成,“均衡发展”日益成为了教育的主题。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然而,无论是历史遗留的教育观念,还是国人传统的应试思想,人们依然会用“重点学校”、“第×梯队”等为学校划分等级,依据多以录取分数线、升学情况等为标准。家长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情况的观察,对学校有了自己心目中的排序,甚至在网上有“幼升小升学圣经”、“高中择校攻略”等一类文章的存在,并且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版本。另外,家长们也会纷纷发表对学校的看法,积极交流孩子入学后的感受。学校的好坏,也由这些现身说法而变得更为真实可感。

对此,北京九中郝显军校长表示,这种民间划分并不难理解。“对于所谓‘好学校’的划分,不同群体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但这其中也有共识——教学质量。” “质量”的内涵包括多种方面,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这其中,有些标准并不好进行衡量。如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就很难去量化评价或短期很难做出判断。

因此,民间对于中小学“好学校”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就是:一看硬件条件,这是外显信息,很容易看出来;二看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的出口成绩。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均衡的发展,新生代的家长们也在逐渐转变着教育观念。刘女士的孩子已进入学龄,但她没有做选择热门学校的打算,因为在她看来学校重视、老师负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为孩子规划学业或选择学校,很多家长也在平衡着多方因素,地理位置、作业压力、课外活动等逐渐成为了家长们的关注点。特别体现在中考选择时,不少家长十分重视孩子自身的意愿;其在关注学校的社会评价、升学率的同时,校风、学习环境是否适合学生,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也成为了家长们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表示,现在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低龄孩子的家长,都能够有比较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是好学校的重要评价标准。但也不能忽略的是,依然有相当多的家长也认为,“好学校”的标准无疑是分数、升学率、重点率等因素。从学校发展的大环境来看,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给学生创造条件参与多种多样活动以充分体验生活,是主流的发展方向。

家长对于学校的选择,普遍来自于坊间相传的“口碑”,如学校是否对于学习成绩予以足够重视,学校是否能够提供大量的学生活动以展现孩子的天赋。但除此以外,家长的信息获取渠道还应包括与在校生的交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该校,喜欢学校的哪些方面等。“家长最终还要判断,所获得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实际需要是否能够相契合。”另外,利用校园开放日,家长有机会直接同校领导、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也是一个了解学校多方面情况的契机。

 >> “好学校”的三大衡量标准

 >> 幼升小帮孩子选个好学校的技巧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