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章交流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认真的上课,以及面对面的批改作业,而备课是前提,上课是过程,作业的批改是结果。好的前提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往往最注重的是前提和过程,认为只有精心的备课,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认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但是我认为面对面的批改作业既是检验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掌握与否,也是检验教师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教师在作业中使用的数学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通常,对于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或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这种简单化的批改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生的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于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也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学生“答题正确”,但学生的解题思路、作业的整洁与否、以及字迹的工整程度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方面却正是小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另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以及情感的交流,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和总结,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运用简洁的语言来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成绩在不断地得到逐步的提高。下面就在数学作业中使用评语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使用数学评语,可以引导学生在作业中自我改错

数学作业虽然经常与数字、符号打交道,但是有着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精密的计算过程。当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就会出现审题、计算、判断等方面的错误,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打一个“×”符号,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不知道错误的原因,就有可能改了几遍仍然是错误的。这时如果老师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或写上评语,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去思考和改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二年级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家有24只鸡,有6只鸭,问鸡是鸭的多少倍?”结果有的学生列的算式是“24-6”这时教师不能只单纯的打“×”符号,而是在“鸡是鸭的多少倍?”这句话后划一个着重号,然后写上“再仔细想一想”这样通过评语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