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我国城镇的中小学生中,大约有50%根本不参加家务劳动或每天只参加十分钟的家务劳动。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参加家务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

而外国中小学生每天参加家务劳务的时间是多少呢?

"美国为1.2小时,泰国为1.1小时,韩国为0.7小时,英国为0.6小时,法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

这种对比显而易见,比较严重的是国内不少的中小学生都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

5、6岁的学龄儿童参加劳动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基本是早晨起来,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懒洋洋的等着父母给穿衣服。

让我们哭笑不得事情,孩子上完厕所还要等着妈妈来给擦屁股。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然后若无其事的走开,真是老人们常说的“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家里天天跟让人破坏了一样,每天都要重复的收拾很多遍,父母不断地抱怨,还要不断的收拾。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辛苦,那就只有自己辛苦的份。

我们家长要明白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越早,孩子的反叛越小、阻力也小,并且效果也好。

之所以孩子这样,不是孩子不愿意做,主要是家长不让做。家长的观念美誉提升,认为孩子小进行早期劳动教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等孩子长大再说吧。

可是家长不知道吗?正是因为孩子比较小,不怎么懂事,才是更好的进行劳动教育的大好时间。因为小孩子天生就是爱模仿,喜欢去动手做事情,者可以认为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没有做过的时期,孩子都会比较新鲜,就越想去尝试。

小孩子并不把劳动当做负担,在他们眼中是在玩”游戏“。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去引导孩子,反复的练习,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当孩子学会做这些事情以后,不但生活可以自理,主要是增强了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有做更多事情的动力了。

而一些父母嫌孩子在旁边碍手碍脚、帮倒忙,觉得自己收拾更省心。可就是这样的一种想法,老是不让孩子做,孩子就永远不会做,等让他做的时候,孩子就会不愿意做了。

知识教育和劳动实践结合

孩子智力开发和早期劳动不是对立的也不是没有联系的契机的。家长可以把这两种结合一起,你看,小孩的思维特点是具体行为思维和形象思维,学习是要在活动中进行。

家长单纯的去教孩子学习一些知识是比较枯燥、效果也不会好,而在劳动教育中开打智力,又形象、又生动,孩子爱学习也得到锻炼这是一个好方法。

比如,教孩子学习洗衣服,就可以边洗衣服,边数数,边认字。

做饭摘菜,也可以带着孩子啊,孩子会认识很多的蔬菜,也知道吃蔬菜的好处,这要比简单看图画书来的更形象逼真吧。

这样一边让孩子干活,一边进行着知识的早期教育,使得孩子把劳动和智力开发有效的结合,不但很有趣,效果是不是很好?

引导孩子参加劳动益处多

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好多优秀的品质,例如:吃苦的精神、克服肯难的能力、家庭法的责任感等等。

中国有句古语:“勤能补拙。”这不但在孩子学习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孩子体会到劳动辛苦,父母赚钱养家是多么的不容易,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尊敬父母、爱父母、理解父母,可谓是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