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我看到的东西,我喜欢的东西我就要拿到,然后不拿到我可能大哭大闹,我们就会认为说这个就是任性行为,如果拿不到可能会用其它方式,很极端方式,比如在地下打滚,大哭大叫或者其它方式得到。

家长对于这样情况,一定首先要分清,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首先做到这一点,如果说这个行为孩子拿到这个东西应该是正当、合理,我们没有必要让他经过这样一番努力,大哭大闹才能拿到,他可以做这件事情,可以拿到。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不可以做,比如孩子睡前非要要求吃一颗糖,甚至说他出去的时候看到任何玩具他都要买,家长会觉得说玩具太多了,不希望买这么多,如果是这样的问题,那家长一定要就说我们要确定一个原则,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他这个要求,从头到尾就不能满足,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孩子其它极端的表现而又满足他,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实际上你在潜意识中告诉孩子,如果你得不到你去无理取闹就可以得到,每个孩子都很聪明,他很快就会琢磨出其中规律,每次他得不到,有什么要求不能满足的时候他自然用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这种习惯,而久而久之家长就会觉得束手无策。

但如果家长非常坚持这样原则,这件事情不管什么样方式是能做的,这件东西拿不到的,对于孩子来讲有两次经验他就知道了,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是非观念,同时他的行为也会有约束,同时也会给孩子一个很自由的天空。

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在一定程度上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行为特点。对于小孩子来讲我们讲他没有行为能力,他还没有说有足够能力去控制自己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责任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