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回想起自己童年的时光,包括收到及送出的礼物,有的对全家福照片印象深刻;有的在长大后被告知自己刚出生时收到的出生礼物留有印象;有的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收到各种来自于父母外出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换一个角度看,在这样环境中熏陶长大的孩子,当今天也为人父母时,会希望能够同样为孩子真实的保留一切。尽管明白孩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太多的礼物与心意,包括各种艺术品,但仍然愿意为孩子创造一份份美好的记忆。有多少家长收集过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创作的作品呢?当然有,并且有的父母将家里的一整面墙用来展览孩子的艺术品,有的家长将它们带到公司,作为自己办公桌上的装饰。事实上,孩子制作出来的纪念品,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意义的象征。

一、一位父亲的经验之谈

以下是一位来自国外的父亲,讲述他为女儿收集艺术品作为礼物的相关事例。

这位父亲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摆放女儿弗朗西丝收集起来的艺术品。在每个礼拜二的早晨,这位爸爸将弗朗西丝送去幼儿园,会发现女儿将前一周收集的艺术品、自己的画作,设计的小物件,全部堆放在了自己小小的一块专属区域。这位老爸舍不得将这些东西扔进垃圾,因为它们都很特别,所以装进车子的后备箱带回了家。他与女儿制定的一项规则便是:如果到了礼拜天,这些物品依然没有放进垃圾篓,那么就说明小姑娘并非一时兴起将它们收集起来的。

在公司里,不仅仅这位老爸一个人的办公区域的墙上贴满了来自女儿的各种绘画和拼贴,同时办公室里几乎每位同事的区域墙都有类似的布置。除此之外,在家里的一整面墙上,同样专门用来贴放女儿的艺术作品。

另一种不同的尝试方法则在于,将孩子的作品装订成一系列类似电话簿之类的手册,父母自己使用也好、作为礼物送给关系亲蜜的朋友和亲属也可以。无论怎样,不可否认这是孩子思维创作的一份产物。

二、于孩子而言,它们并非毫无意义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得不说,孩子创作的作品实在不是小的数量-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无论自己独立完成,还是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创作。然而,作为父母,不愿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更不希望让小家伙误会自己的作品不被尊重,甚至毫无意义,因此爸爸妈妈们必须在准确传递想法的同时,整理好来自于孩子的艺术品。

由此不难看出,孩子们制作出的手工艺品、绘画、拼贴等等之类的作品,如何被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这一套套旁人似乎看不懂的画作,其实是孩子们的一种心灵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