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就要教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真诚待人的公民。唯有诚实,才不会故意欺骗别人,才不会总是谎话连篇,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虽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诚实的人,然而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父母的谎言“喂养”。如果仔细盘点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类型的谎言,一直在被家长们使用着,并且一代又一代人地“传承”下去。

 在教育孩子的手段上,应尽可能趋近真诚和诚实。因为经常使用谎言进行教育,也可能会培养孩子说谎的习惯。《夏山学校》一书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假如你的孩子说谎,他不是怕你,就是在模仿你。撒谎的父母必定有撒谎的子女,如果你要孩子说实话,就不要对他们说谎。这不是道德问题,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说谎。有时我们因为不想伤害别人而说谎;有时假如人家说我们自私、虚伪,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 同时,该不该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这让很多家长犯难,因为如果鼓励孩子说谎,担心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坏;如果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又担心孩子步入社会后吃亏。

一、“恐吓”型谎言

有些孩子非常调皮,家长很多的时候都会对这些孩子束手无策,很多时候就会借助编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恐吓孩子,试图制服那些捣蛋鬼,比如:你再哭,外面的老虎就会吃掉你;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乖乖吃饭,叫花子就会把你带走,你不乖乖去上学,以后老师就不让你去了等等。

二、“搪塞”型谎言

当孩子象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在问家长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很可能会回答不出来,或者问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的时候,家长很可能会直接给出一个搪塞的答案,比如: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些答案“你是我从垃圾堆里捡的;你是别人送给我的,你是狗叼来的”等等,还比如有的时候孩子问雨是怎么来的,答案就比较奇葩了:“雷公和电母在喝水;天在哭;龙王在哭”或者不耐烦的家长直接无视或者干脆回一句:你问那么多干嘛!

三、“惩罚”型谎言

当家长需要让孩子体验做错事情的后果,或者预防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大人要求的事情时,就会拿一些永远不可能实施的谎言来给孩子设定“惩罚”措施。比如,当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了,家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以后我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等等。

四、“吊诡”型谎言

家长为了阻止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但又想不到好办法时,就会想出一些吊诡的事情来欺骗或者吓唬孩子,比如:“玩火就会尿床”、“吃了西瓜籽,肚子里就会长西瓜”、“在屋里打伞长不高”。我们之所以对这些谎言乐此不疲,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希望借助这些莫须有的谎言来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个案例中的母亲的心态,就是很典型的表现,希望通过“诈死”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从而使他变得更“听话”。

然而,用谎言“倒逼”出来的“听话”则会隐藏一定的风险。当大人们精心编织的谎言被戳穿时,会导致孩子既有的认知和思维出现混乱、形成的价值观受到破坏,甚至还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谎言在短期内能够立即见效,但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长远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