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所表达的童趣。

2、乐于对树叶展开想象,尝试创编散文里的语句。

活动准备:

散文完整图1幅;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树叶每人一片;词语字卡;散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歌曲《秋天》引出主题

师:哎!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前两天已经立冬,寒冷的冬天正在悄悄来临)

师:你们会唱歌曲“秋天”吗?

1、幼儿集体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里唱到什么到处飞呀飞?(树叶)

2、教师出示一片树叶黏贴在黑板上

提问:什么到处睡地上?(树叶)

3、教师出示字卡“树叶”黏贴在黑板上

4、带领幼儿认识词语“树叶”,集体读两遍

二、欣赏散文、帮助理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篇好听的散文《树叶》送给大家,你们想听吗?

1、教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边朗诵边根据文意依次揭开报纸)

提问:散文的名字叫什么?(散文:树叶)

散文里有几只动物?(4只)

它们是谁?(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

散文里排在第一位的小动物是谁?(小蚂蚁)

(依次问排在第二、三、四的动物是谁,帮助幼儿理清散文里依次出现的动物顺序。)

2、教师根据图意再次朗诵散文一遍

提问: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说了什么?(这是我的渡船)

解释渡船:过河的小船,帮助人们从河的这边运到河的那边。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了什么?(这是我的雨伞)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是怎么说的?(这是我的花伞)

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又是怎么说的?(这是我的饼干)

3、带领幼儿把以上理解的内容集体朗诵一遍。

4、分组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分男孩和女孩)

三、讨论:小朋友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什么?

1、出示小朋友图卡,引导幼儿根据散文的思维来想像。

师: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把它当做什么呢?

2、幼儿从椅子下面捡起一片树叶,看看、玩玩、说说、想想。

3、集中幼儿进行交流、分享。

4、出示交流结果“扇子”图卡,黏贴在散文的图意里。

四、配乐朗诵

创编后完整朗诵散文一遍,播抒情的散文音乐。

活动反思:

当我们正式开展这一集体教学活动时,孩子们对秋天的落叶已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因此,尽管我只提供了散文内容中的几幅简笔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是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我让大家拿着自己拣到的落叶,学学散文中的小动物将树叶当成什么;小朋友把树叶当成什么时,大家都随着散文内容纷纷作出相应的应答,包括语言的和肢体动作的。

活动优点:

1、突出以语言为核心内容的集体学习活动,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层层递进。

2、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热烈,孩子们对教师提问都能及时、积极地回应,并置身其中。

活动不足:

1、教师朗诵散文的时候,先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再根据文意层层揭开黑板上的图画,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帮助幼儿理解。

2、最后环节,配乐散文朗诵,如能边朗诵边做动作,更能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对树叶的想象中去,完美表达幼儿对散文《树叶》的理解。

活动点评:

《纲要》指出:“儿童是以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所认识、体验和感受到的一切……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在我为幼儿提供散文意图的同时,更多的是将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通过图画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尽量表现出散文诗中充满节奏、旋律,充满活力、感染力的语言,并引导幼儿欣赏、领略这种美。在这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