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草"是我园音乐组M老师多年前设计的一个歌唱教学活动,当时,她多次修改,反复尝试,可是效果总不理想?后来,另一位老师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此活动,并多次在教学活动展示中获得成功,使该活动设计成了我园的"经典设计"?

"经典设计"为什么成功?我们从"经典设计"中应该借鉴什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园音乐组教师再次进行研究?

MWTC四位教师接受了重新设计和实施音乐活动"锄草"的任务,她们首先观看了教学录像,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并在教研活动中展示,现场教学观摩后,参与研讨的教师和外援教师(专家)展开了互动研讨?我们的互动研讨具有以下特点:

一、让教师成为研讨主体

我们研讨的目的并不只是对教学活动本身作出评价,而主要是给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教师成为研讨的主体,从中帮助教师学习判断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首先,让执教教师自我反思?他们将自己的设计与"经典设计"进行比较,在找出"经典设计"的三个重点及主要教学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设计活动的价值取向。研讨中,我们让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什么内容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什么内容适合幼儿自主探究;哪些内容需要幼儿掌握,哪些内容可以模糊处理;是以感受唱腔为主,还是以认识和表现生产劳动为主;是以歌唱来表达感受,还是用动作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等等。对此,四位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四个活动设计也因此各有侧重。

其次,让每个参与研讨的教师发表意见?针对执教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各位教师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这对执教教师进一步反思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拓展了教师研究问题的思路?

最后,主持人和外援教师参与讨论,使研究的问题不断明确,帮助教师找到问题的关键,使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