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如果只是叫学生从词典中的词语解释来理解的话,这样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极其失败的。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活学活用,让他们从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深有感受。

这一课中我紧紧抓住“奇迹”一词,首先我让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算得上是奇迹?学生们说:长城的建成、在震后被埋在废墟中活下来的人、被车子撞了还安然无恙的人等等,答案很多,我再让学生说说奇迹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是基本做不到的事做到了,有的说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等等。这样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形式来感知“奇迹”这个词,学生就能能记住词语的真正意思。

紧接着我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奇迹”那一句反复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想一想:什么是奇迹?为什么说这真是一个奇迹?学生们这时都很激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安静仅仅只创造这一个奇迹吗?她还创造了什么奇迹?安静在月季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这是奇迹!她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是奇迹!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在“张望”一词中也让人感受到了奇迹。由奇迹这个词,学生们有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同作者一起、同安静一起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最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听到、见过、看到过什么样的奇迹,就此我相信学生能体会到以后能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这个词,这种能力对他们尤其重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这种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真正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