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这首诗是盛唐刘长卿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送别小诗。作品描述的是诗人送一位做判官的南方朋友赴军。深厚的友情,倾注于这首情意依依的诗中。《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作为本组课文两首古诗之一,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理解诗句的含义,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扩大积累,受到古文化的熏陶;二是凸显板块《信息与生存》的主题,使学生了解“驿路”这种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从而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二、说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阅读古诗要求如下:“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还有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设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及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六年级学生古诗学习能力,确定本课学习重点是:反复诵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针对本课古诗特点,将第二行古诗的理解作为学习难点。

四、说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许多古诗,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更应该多读少讲,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积累记诵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能否结合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力的考察。

五、说学习流程

(一)交流预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通过课前的预习,这首诗的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3.根据你的理解来读一下题目,看如何断句。(此时生读,师画停顿。)好,注意断句我们再次齐读题目。

4.是谁在为李判官送行呢?谁来介绍一下你课前搜集的关于刘长卿的资料。

(二)共学

1.先请同学们看学习任务一

(1)同桌互批预学单中的第3题,并订正。(2)认真观察书中虚宫格中的字,正确书写“驿”和“蹄”,注意姿势。3.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5分)

2.全班交流。

指一名学生从头把学习任务汇报一下,其他组可发表不同的见解,并随时完善预学单。同时指导读出节奏。

3.出示学习任务二

(1)在小组内解决疑难。(2)组长组织大家共同疏通诗意。(3)组长整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8分)

4.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对“楚云西”“驿路”“行客”等词产生疑问。可充分发挥组际间的作用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作用

过渡: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没有了,就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梳理一下诗意。并汇报诗意。同时注重朗读的指导。

(三)练学

1.古诗学到这儿,有多少同学会背,老师给提示,大家试着背一下。然后去掉提示背。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 )事鼓鼙,( )驿路(  )。江春( ),( )青青送马蹄。

2. 填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这两句诗就体现了这种情感。

3.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