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王自文老师的《古诗两首》一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设计者力图通过这节课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整合”一词并非新概念,在平常的阅读课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和。如,在语境中落实识字目标,在情感的体验中体味语言,进行语言训练等等。但在很多情况下,课堂上仍存在或支离破碎、条块拼凑;或线索单一、缺少层次的现象。反思问题原因,笔者认为,突出主线,找准交点,实现有效整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是要确立一条鲜明突出的教学主线。一节课作为一个教学活动整体,线索不清或多线索并行,就显得没有条理,主次不分。应当确定一条主线索,把将各个教学目标恰当地“编织”进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局。如果把一节课比做一首曲子,那么,主线索就好比这首曲子的主旋律,它贯穿整个曲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教学中,教师应抓牢主线,舍弃可有可无的枝节,让整个教学活动顺畅、清晰、简洁、明快地向前推进。教学线索一般有三类:内容感悟线索,语言训练线索,是学习方法线索,选择主线的类型,应当依据文体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而定。

二是要找准语文三个维度目标的交点,或称结合点。全国小语专家柯孔标先生指出: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这些结合点在那里?就在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学生学习困难处”。的确,内容精彩处,语言经典处,往往就是文章中心凸显处,是作者着力用墨处,因而也是体会思想和语言的关键点。而学生学习困难处,则正是实施学法指导的好时机,学生运用学法,解决难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好契机。同时对文本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因此,找准整合目标的交点,我们才能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以苏教版二(下)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为例,试做浅析: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想象新奇的儿童抒情诗。诗歌以儿童的视角,铺陈夏日的特有景象,展现了儿童夏季里的美丽遐想。意境生动,情趣盎然,贴近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真切地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学习这首诗歌,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向往,在幼小的心灵里涵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提升美的品位。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获得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诗中“想”和“变”的发问,又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入境,主动探究,进行情感表达和语言实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