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发展了,现实的生活经验却很少,正是各种青春期问题萌芽的时候。很多家长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管?”

分数是教育的“副产品”

“写作业不让在旁边看,学习上的事情也都不让问。”“成绩上不去,考试怎么办?”困扰家长们的教育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聚焦在考试和分数上。

对此,李焕立说:“衡量教育质量是全方位的。在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取得高分数,才是高质量的教育。”“如果用牺牲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来换取高分数,是不可取的。”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而升学成绩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副产品’。”李焕立引用根植回中七年的“绿色教育观”寄语家长,“身心健康、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是孩子的自有资源,时间空间、和谐氛围、求知方式则构成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要取得良好学习成绩,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自有资源和学习环境为代价。”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根据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的关注点和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李焕立说,“小学和初一阶段,是培养孩子意志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坚定的意志力,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这个时期,家长在工作之余要和孩子‘绑在一起’,引导孩子科学地规划时间,注重效率,建立良好的习惯。”

他进一步分析:“初二开始,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对孩子来说是分化期。家长要和学校紧密结合,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修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初二下学期和高一下学期,是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配合学校心理课程的引导。”李焕立说,“思想健康,行为规范,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坚定的意志力。这四项标准是‘绿色教育’的核心目标。”

学做孩子的“大朋友”

“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孩子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李焕立分析,“孩子长成小大人,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从各种媒体接收了很多信息。有主见的同时,也常常会自以为是,父母的一些说教也听烦了,加上学业压力大,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会非常讨厌唠叨的家长。”

李焕立建议,“不要居高临下,单纯说教,或者拿自己的过去、用过高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给孩子明显的信号:我在引导你。那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要用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平等对话,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李焕立说,“只要孩子愿意与家长交流,什么问题都能够妥善解决。到了中学阶段,如果孩子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父母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