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米芾学书》这篇课文中,着重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理念。以知促悟,以悟促知,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1、话——学生自己说。

学生由不敢开口说话到开口敢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学生要实现这一跨越,老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合理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是说,交流评价是说,辨析研讨是说,体会想象是说等等,这些说,往往构成激活课堂思维的灵魂,构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学生一旦走进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就变得异常活跃,创新精神就得到大大增强。所以说:“阅读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习过程的选择应由师生共同确定。”

2、书——学生自己读。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受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就要加强感情朗读,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摘录,自主阅读,相互协作,大胆交流,独立体验。 读能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撞,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实现是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经历读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能力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学生的这一情感形成过程,是老师讲、灌、析都无法替代的。

3、果——学生自己摘。

任何阅读的结果,都是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深刻的认识,都是认知不断建构的体现。学习的质变点,往往就是在学生猛然跳起的那一刹那间发生。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在体会“秀才怎样教米芾学习书法的?米芾又是怎样做的呢?”的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直接 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去体会,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品读,以知促悟,以悟促知,这样,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并且还掌握了摘“果子”的过程(也即知识发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这样摘“果子”,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必然会得到快步发展与提高。

在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开放远不止内容、形式、朗读训练,还有作业、对学生的权利等。就如带着学生走路,我们不在是扶着、搀着,也不再是在前面领着,如今,教师只是站在旁边,告诉学生前面有路,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学生所走的不再是唯一的一条路,而可能是多条路,有的甚至是弯路,但是,他们所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且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