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设计应与幼儿认知特点相一致。凭经验我认为幼儿能想象出一些解决孤单的方法,可这对于幼儿来说很难,让幼儿为树解决孤单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幼儿把自己解决孤单的方法用于树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如“怎么种树、谁来种树”“让小鸟衔种子来,小鸟听得懂树的话吗”等,幼儿就在这真真假假中对话,因为这中间还存在一个真实性情景和拟人化对话的矛盾冲撞,幼儿间的有效互动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这表明我对幼儿认识的特点估计不准确。

反思整个活动,从对素材的理解、分析到设计活动,我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但为什么在落实的过程中教育目标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呢?

《树和喜鹊》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也有,但我想小学生用这个教材的目的肯定和我们不一样。每一个年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每一个时机,如果活动目标不一样,那么素材所发挥的教育意义必定不同。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中的素材点,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充分挖掘素材点本身的教育意义,又可以创造性地赋予其其他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大胆地发挥创造性,让教材为我们心中想实现的教育目的服务。

反思第一次活动,发现自己一直被诗歌内容所左右着,设计的活动过程也更关注理解诗歌内容,因此目标定位发生错位。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首诗歌无论情节和内容都相当简单,但我过多地考虑幼儿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总感觉先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在此经验上体会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忽略了如何让幼儿自己想法解决、排除生活中遇到的孤单和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改变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关键目标。

由此可见,教师被素材点束缚,过分拘泥于素材点本身,会忽视最根本的教育目的。选择这一素材点到底想要做什么,要培养幼儿什么能力?由此,我产生了重新确立活动目标的想法。

第二次活动设计和实践分析

一、活动目标

(一)启发幼儿联系具体的生活情景,用语言表达孤单时的感受。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感到孤单时可以采用的各种使自己快乐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一)交流孤单时的感受。

1.结合生活实例谈孤单的经验。

提问:什么是孤单?你有孤单的时候吗?

2.交流孤单时的感觉。

提问:你很孤单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二)观看《树和喜鹊》的动画。

提问:树和喜鹊孤单吗?为什么?为什么后来树和喜鹊很快乐?它们怎么会快乐的?

(三)讨论解决“孤单”的方法。

提问:当我们觉得孤单、不快乐时有没有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

三、设计思路

我想让幼儿自己解决一个问题——当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在旁边时,会想什么办法使自己不孤单?目标确立后,我发现教材中有体现孤单的场景,也有体现快乐的场景。虽然教材中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但孤单的情节能引起幼儿的一些体会,快乐的情节能给他们一些启示。这个素材有它自身的价值和魅力,这些同样为我的教育目的服务。相反如果教师在思考时仅仅围绕教材,自己的想法就不能突显,自己的核心思想就不明显了。教师自己有一个核心思想,教材才能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目标,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四、活动反思

关于目标定位。相比较第一次定位在理解“孤单”的活动目标,第二次是让幼儿解决自己的孤单,将经验直接迁移到自己身上。我的用意是想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当然每个人感受快乐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故事中的情节起到了引子的作用,两次目标的定位方向显然不一致了。

关于过程效果。在过程中‘我听到幼儿说着自己的真实情况:原本一个人在妈妈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现在能找到自己爱做的事情,看看书、在黑板上写写字;原本一个人踢球没意思,现在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自己玩起射门的游戏。幼儿能联系生活实际,主动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如怎样使自己觉得不孤单,想办法使自己在孤单时找到快乐,而不仅仅停留在“有朋友就会不孤单”。我把获得快乐的概念从朋友延伸至事或物,落实了教育目标。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