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和喜鹊》的案例看活动目标和过程的设计与调整

长宁区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 杨君

素材点:散文诗《树和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每天,天亮了,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走了/天黑了,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选材目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孩子平时都是由老人或保姆带,这些父母便感到“亏欠”了孩子,所以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以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很多孩子都感到很“孤单”。由此,我找来了素材《树和喜鹊》,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赶走”孤单,做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第一次活动设计和实践分析

一、活动目标

(一)借助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孤单”。

(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孤单的感受,并尝试提出解决孤单的办法。

二、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孤单”的感受。

提问:(出示文字)什么是“孤单”?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单?孤

单时你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理解诗歌 《树和喜鹊》。

1.观看动画《树和喜鹊》。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树和喜鹊不再孤单?

2.完整欣赏诗歌《树和喜鹊》。

(三)交流解决生活中孤单的办法。

提问:你以后碰到孤单的时候会如何解决呢?

三、设计思路

在对整首诗歌的分析中,我把“孤单”列为难点,认为只有幼儿理解了孤单,才会对整首诗歌有所理解,才能进一步迁移到自身,激发出自身的感受和体会。 

从诗歌的情节来说它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对于这个情节的转折一般我们会这样处理:先理解孤单,让幼儿说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可以让幼儿想象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解决树和喜鹊的孤单;再把拟人化的树、喜鹊的孤单和它们快乐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身上,以此解决“孤单”的问题。

四、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与幼儿发展水平相一致。第一次活动后发现,其实幼儿已能理解孤单,“我在家里一个人玩,没有人陪我讲话,很孤单。”幼儿完全能用具体的生活情景将自己对孤单的理解表达出来,显然,它表明活动目标低估了幼儿的水平。

活动过程设计应与幼儿认知特点相一致。凭经验我认为幼儿能想象出一些解决孤单的方法,可这对于幼儿来说很难,让幼儿为树解决孤单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幼儿把自己解决孤单的方法用于树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如“怎么种树、谁来种树”“让小鸟衔种子来,小鸟听得懂树的话吗”等,幼儿就在这真真假假中对话,因为这中间还存在一个真实性情景和拟人化对话的矛盾冲撞,幼儿间的有效互动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这表明我对幼儿认识的特点估计不准确。

反思整个活动,从对素材的理解、分析到设计活动,我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但为什么在落实的过程中教育目标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呢?

《树和喜鹊》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也有,但我想小学生用这个教材的目的肯定和我们不一样。每一个年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每一个时机,如果活动目标不一样,那么素材所发挥的教育意义必定不同。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中的素材点,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充分挖掘素材点本身的教育意义,又可以创造性地赋予其其他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大胆地发挥创造性,让教材为我们心中想实现的教育目的服务。

反思第一次活动,发现自己一直被诗歌内容所左右着,设计的活动过程也更关注理解诗歌内容,因此目标定位发生错位。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首诗歌无论情节和内容都相当简单,但我过多地考虑幼儿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总感觉先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在此经验上体会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忽略了如何让幼儿自己想法解决、排除生活中遇到的孤单和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改变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关键目标。

由此可见,教师被素材点束缚,过分拘泥于素材点本身,会忽视最根本的教育目的。选择这一素材点到底想要做什么,要培养幼儿什么能力?由此,我产生了重新确立活动目标的想法。

第二次活动设计和实践分析

一、活动目标

(一)启发幼儿联系具体的生活情景,用语言表达孤单时的感受。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感到孤单时可以采用的各种使自己快乐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一)交流孤单时的感受。

1.结合生活实例谈孤单的经验。

提问:什么是孤单?你有孤单的时候吗?

2.交流孤单时的感觉。

提问:你很孤单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二)观看《树和喜鹊》的动画。

提问:树和喜鹊孤单吗?为什么?为什么后来树和喜鹊很快乐?它们怎么会快乐的?

(三)讨论解决“孤单”的方法。

提问:当我们觉得孤单、不快乐时有没有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

三、设计思路

我想让幼儿自己解决一个问题——当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在旁边时,会想什么办法使自己不孤单?目标确立后,我发现教材中有体现孤单的场景,也有体现快乐的场景。虽然教材中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但孤单的情节能引起幼儿的一些体会,快乐的情节能给他们一些启示。这个素材有它自身的价值和魅力,这些同样为我的教育目的服务。相反如果教师在思考时仅仅围绕教材,自己的想法就不能突显,自己的核心思想就不明显了。教师自己有一个核心思想,教材才能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目标,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四、活动反思

关于目标定位。相比较第一次定位在理解“孤单”的活动目标,第二次是让幼儿解决自己的孤单,将经验直接迁移到自己身上。我的用意是想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当然每个人感受快乐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故事中的情节起到了引子的作用,两次目标的定位方向显然不一致了。

关于过程效果。在过程中‘我听到幼儿说着自己的真实情况:原本一个人在妈妈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现在能找到自己爱做的事情,看看书、在黑板上写写字;原本一个人踢球没意思,现在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自己玩起射门的游戏。幼儿能联系生活实际,主动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如怎样使自己觉得不孤单,想办法使自己在孤单时找到快乐,而不仅仅停留在“有朋友就会不孤单”。我把获得快乐的概念从朋友延伸至事或物,落实了教育目标。

我的感悟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我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往只要说到目标,首先想到的是教材目标,往往忽视教师内心的目标,其实每一个教师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所以使用新教材时教师应该先有想法,再有目标,这是用好素材点的一个基点。

如何使用相应的素材点,即用素材点的哪个方面?其实有的素材点并不是我们要的全部,我们也不一定要完全遵循它的过程,教师应该建立这样一种观念:素材点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载体,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一个帮手,所以教材应该服务于教育,而不是教育囿于教材。

其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觉得:活动结束了可目标还完成得不尽如人意,似乎讲清楚了,但又似乎没有预期想象的那样到位。通过实践,我发现:当设计的活动达不到目标时,可以将活动做一次调整,每一次调整和反思对自己都是一个成长。

素材点的使用带给了教师一个更大的创造空间,我们不再局限于素材点本身的目标的完成;素材点蕴含了许多丰富的目标,关键在于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确立活动目标。

摘自《上海托幼》杂志200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