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不低,我妻子目前怀孕二十多周,请问能否通过增加一些类似胎教或其它方法来提前预防?

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还没有看到胎教可以预防精神卫生疾病的。至于补充维生素等说法,这些问题都是研究的前沿,一时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未必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觉得,实际上短期的或者是个体的个案研究,很难代表真正的权威结论或者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结论。

如何避免孩子患病以后又患“心病”呢:

1. 家长应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解释生病的缘由

告诉他到医院看病、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孩子患病后,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扰乱,精神、体力均受到影响。对他们多些关心、照顾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迁就,注意在给孩子治病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

对于病程长,需要久治、久养的孩子,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养成懒散习惯。孩子的饮食需要特别照顾,但不可过分迁就。除了医生要求不宜进食的食物外,应尽可能“杂食”,食谱广泛可以避免营养短缺或过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不过,应避免因过份贪玩而疲劳。

3. 尽可能让孩子生活自理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疾病恢复情况,要求他达到同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缩小与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4. 调剂好孩子的精神生活

孩子生病后活动的空间减少,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创造条件,使他有适当的游戏、学习活动。例如,准备的一些玩具,一块小型魔术黑板,孩子无聊时,可以玩玩,或在魔术黑板上随意涂抹,还可以准备些书,让孩子看,帮他收集一些他关心或感兴趣的东西让他欣赏,尽可能让他不觉得孤寂、无聊。

小精灵温馨提示:

要防范儿童精神卫生疾病,想在孕期就做好防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孕期的保健肯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庭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孤独症我们很难预防,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诊断,亲子的关系和家庭的干预实际上还是可以让孩子的预后产生很大的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