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写人文章的能力

4、学习朱德同志的优秀品质

5、学习朱德之所以成为优秀革命家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他能别人所能也能别人所不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运输工具——扁担,扁担是什么呢?它长有一米五左右,中间有拳头这么宽,厚度大约有拇指这么厚,两头有钩,用来挂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课件:朱德当年用过的扁担]那么它怎么来运输运输物体呢?[课件 :肩挑扁担运输粮食的红军战士的图片]这种运输工具现在已很少用了,但是在几十年前这种扁担可是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尤其是劳动人民离不开的干活工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德的扁担〉〉。

二、读课文

1、同桌互读读正确、读流利的为你的同桌打一颗星,除了正确流利外还读得有感情的打两颗星。

2、开展一个“我会读”的小评价游戏。

三、品读课文

1、整体感知

师:通过刚才的同桌互读、评价读,我们已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要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抢答:朱德有几根扁担?

生:两根,第一根扁担被战士们藏起来了,第二根扁担没有藏。

师:第二根扁担为什么不藏了?在这里我们留个悬念,那战士们为什么要藏第一根扁担呢?

生:心疼朱德。

生:怕朱德累着。

师:为什么战士们如此心疼朱德同志,爱戴朱德同志,那么我们就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分析朱德这个人物。

2、 品读感悟

师:那么朱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把这个问题简单化

( )的朱德

下面我们就要从文章中寻找信息来完成这个填空。

[注:教给学生寻找信息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读课文,抓重点词,一句一句地分析,有合适的填空做一个标记。例如文章中的第一句话“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这一句话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信息,但是从“带领”一词它给我们透露出来的是朱德是个长官,所以能填这样一个空(身肩重任的朱德)。这也是老师教给同学们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学们就按照老师的这种方法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关于朱德的信息。]

3、学生反馈

生:(不怕危险)的朱德 我是从“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这句话知道的。

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朱德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出示井冈山的图片]师讲解:是呀有多远呢,相当于我们步走从西花园到大同市的东关走个来回还要远,可是要知道这是山路,空爬山都很累,别说担着粮食上山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