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外国电视剧片断,剧中一位幼儿园女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孩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我画了”,教师又问:“画的什么?”她说:“我想到大海好大好大的海,纸上放不下去。海里有一条鱼,好小好小的鱼,小到看不见了,所以……”

读了这篇文章,我获益匪浅。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讲,我想重要的不是绘画的结果,而在于“想象”的过程。固然,这个女孩什么都没有画,但她却真的展开了想象,至于表现空白,那是能力问题。孩子之所以能够见我们所不能见,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世俗成见的污染,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因而能够借助幻想的翅膀,飞越大海、蓝天,乃至无边的宇宙,创造奇丽无比的世界。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的追求表面效果,用一般的思维习惯去批评她们的话,那么,无形中就扼杀了少儿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

由此可见,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教师要细心正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萌动,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显露其艺术个性和才华,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一、创造发散思维的空间

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从单一写实的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既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启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这样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

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去设想,比数量,看谁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二年级《形的想象——圆》一课,先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再根据其中一种联想一张完整的画。学生举出了如太阳、西瓜、帽子、脑袋等十几种圆形物的例子,其中以西瓜为主联想了好多画面,如:买卖西瓜、家人一起吃西瓜、种西瓜、摘西瓜等。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