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能适应这种新的学习环境,儿童需要自理自主、情绪调控、社会交往、口语沟通,还有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基础素养,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将儿童与丰富的真实生活隔离开来而让他们“专注学业”,并不明智。

人生旅途无需以“速度”早论成败

为了使新一代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变化迅速的社会,现代社会规定了18年的“儿童期”,通过人为划分的婴儿期、童年早期、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期几个阶段,渐进地走向“成年”。即使业已成年,人仍然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可见,要论人生成败,也不应在童年早期。

然而,生存环境中的竞争和压力,常令身处其中的成年人不自觉地将人生发展的长期过程想象成短跑竞赛,不允许孩子在起跑线上有任何闪失,误以为出发时不在前几名,到“终点”也无法抢得先机。焦虑感让他们很难欣赏到孩子已有的跑步才能和努力跑的品质。这种焦虑若得不到成人社会的认真反思,童年早期某方面发展“未达期望标准”或“不及他人”,就会让家长和老师难以忍受,加剧他们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感”。

事实上,人的发展不是匀速的,儿童在长期不起眼的寻常累积之后,某刻突然有卓越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妨碍儿童持续发展的,未必是某一时期在特定任务中表现不佳本身,而是对这种表现的“过度解读”和“消极回应”给孩子带来的沮丧感。

成人社会能不能给童年早期的发展提供“长期寻常累积”的空间,避免营造竞争气氛催促所有孩子以尽可能快的步调达到预定的统一标准,影响着一大批儿童的持续发展。美国教育界近十年来对“入学准备状态”这一流行概念的反思,对在童年早期滥用、误用“入学准备测验”的批判性研究,体现了他们对早期发展不同步调的尊重。“准备状态”不再被理解成入学时刻的完备状态,而被理解成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儿童在测验上的表现给孩子的“准备状态”贴个标签、据此决定是否允许孩子入学或入哪类学校的做法,被认为与义务教育法根据年龄提供均等入学机会的规定相抵触。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