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学习表达的创新。”高考要求语言“有文采” “有创新”。而备考时,高考作文的急功近利又给我们这些一线的高三教师以莫大的困惑。不少老师的作法是,根据吸引眼球策略,教学生机械地硬套背熟的优美文段和排比句。所以不少考生总是运用现成的套路应付高考作文,背熟名人的几个优美文段,再背熟几个排比句,结尾时来个“画龙点睛”了事。这种弄虚作假的应试行为,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表述,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缺失、思维能力低下,使写作失去了表达与交流的本质意义。我们应教学生甩掉那些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排比,认认真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花时间训练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技巧,让考生用自己的真实言语创造性的表述自己的真实看法 ——这才是撞击阅卷老师眼球的真本事!

高中生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积累了写作的基本功底,对社会对人生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我们老师导引得法,思维活跃的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很强的。高考临近,如何引导他们用优质的语言来表达好的材料是很关键的。文如其人,语言的个性化是作文个性化的体现。

正式授课主要是采用赏析品味模仿研讨等形式,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深入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敢于争鸣。尝试在品味的过程中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学会创造性表述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注意运用生动的实例开展教学,力求实效性与趣味性与思辩性相结合。

通过本课,希望能达到如下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学习感悟生活的习惯,掌握“非常”语言与常规语言不同之点:常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一般表达易见的、共性的东西;而“非常”语言作为一种艺术的语言形式表现的则是个性的新鲜的东西。引导学生追求一种全新的语言思维的表达方法,即打破原有的语言思维的陈旧的定势和修辞限制、语序限制、词性限制,造成错位效应和心理差异,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动作感受和视觉冲击力。

设计理念:作文属于语言,语言属于艺术,同样的意思用创新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随心所欲更显荒唐。你必须是你自己的,你说出的必须是别人都意会的又都未道出的。于是乎,你征服了读者,也便成功了。

设计依据: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思维的竞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综观我们如今的高考作文,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内容空洞,无病呻吟……思维要以语言为载体,如果作文的语言平淡如水,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那么一切都会黯然失色。怎样使作文的语言亮丽起来?除了平时注重积累外,在写作时,应注意运用以下一些技巧,而这些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借鉴的。综观历年的高考佳作,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说理富含哲理性、语言呈现散文味、文体倾向论述文的融通性文章。鲜活亮丽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素。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