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中提出:幼儿可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在对小班民间游戏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指导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小班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多种活动材料,以便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材料,达到培养创造表现能力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相应又产生了材料提供后幼儿创造多种玩法的高峰期以及时对材料产生兴趣的周期等若干问题,由于小班幼儿在选择和操作体育活动材料有别于其化大年龄班孩子,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一系列调查测试,以取得对小班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指导方面的一些新举措。

一、活动材料投放与幼儿创造性的关系。

民间游戏活动的材料,每一种均可派生出多种不同的玩法,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发挥创造性,但是当一种活动材料投放下后,幼儿对多种的创造性表现又如何呢?我们曾以4周为一个观察期,有目的地选择了两种幼儿从没玩过的活动材料,有规律的进行投放。一般,幼儿在刚开始接触某一材料时,创造性表现有一个高峰期,玩法会越来越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创造性表现曲线逐步下移,幼儿往往重复以前玩过的玩法。创造性是判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是否具有独创和表现意识与能力的标准,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但也可以看出创造力是一种脆弱的技能,作为教师在对于游戏活动材料投放时,应懂得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如在幼儿对游戏活动材料创造性玩法次数逐渐减少时,教师可通过比赛、合作玩等多种手段来变换途径,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二、活动材料投放与幼儿兴趣的关系。

每一种游戏材料的投放,对于幼儿而言,往往有一个兴趣周期问题,民间游戏活动材料亦是如此,从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在提供多种材料后,有一个阶段,某一材料常会“一拿而空”,那么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兴趣周期表现如何,对幼儿兴趣周期产生影响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教师也提供一种新的活动材料,并对同一材料幼儿每次活动选择数量进行了观察记录。

可以分析出,当一种活动材料刚出现时,幼儿往往很有兴趣,兴趣持续时间为3次左右,后来幼儿玩该活动材料时兴趣逐步降低,但又不象创造性曲线那样呈抛物线状,幼儿对一种活动材料的兴趣,在没有老师影响下,也会呈上升反复状态,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同伴的影响作用。当同伴选择了一种体育活动材料玩得很有兴趣时,如两名幼儿玩抛接软沙包时,许多幼儿都会换上同一种活动材料进行平行游戏。因而带动大部分幼儿对此玩法产生兴趣。

第二,创造性玩法的影响。如幼儿用软布条缠在腰上玩“揪尾巴” 的游戏,幼儿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又要揪掉别人的尾巴,由于此种玩法幼儿从没有玩过,幼儿在选择布条的人数陡增。

第三,多种活动材料搭配玩对幼儿的兴趣及创造性的影响。

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的活动中,我们也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即多种体育活动材料搭配玩。

实例一、球和棒

玩法:

1、可将球做小猪,用棒玩赶小猪的游戏。

2、打球:用小棒将球打出,比比谁打得远。

3、套球游戏:一名幼儿两手拿棒,另一名幼儿将球扔过去,看看对方能否将球套住。

实例二、球和绒绳

玩法:将球用绒绳吊起来,玩“纵跳触物”与“瞄准拳击”的游戏。

实例三、绒绳和圈

玩法:

1、将绒绳拴在圈上,做“小猫钓鱼”的游戏。

2、绒绳和圈拴在一起后,还可作“电风扇”的游戏等。

3、如再放入一个球,则可作运货游戏。

实例四、软沙包和呼啦圈

玩法:将软沙包往呼啦圈里投,练习投掷。

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中,多种材料的搭配玩对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也应注意:

1、避免每人只玩一样材料的限制。

2、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

3、材料的投放最好要有互补性,能满足幼儿全面锻炼,协调发展,同时又保证适宜活动量。

另外,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应注意分析现有各类材料的不同特点及功能,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变换、调整,同时,还必须针对幼儿不同发展水平,对所投放活动材料,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运用激励指导,使幼儿经过努力有收获,有成功感。

三、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1、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动作,并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及时纠正指导幼儿动作。

2、教师可以运用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幼儿随意地、尽情地讲述讲自己所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除了倾听和鼓励幼儿进入有趣的游戏中,帮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游戏。

3、幼儿在熟悉游戏玩法及动作要领后,可适当增加竞赛内容,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更好的完成活动任务。

4、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对态度认真、友好相处、遵守规则、有创造性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