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错字

注意本课几个字的读音。“堤”读做“dī”,不能读“tí”;“沸”读做“fèi”,不能读“fó”;“闷”为多音字,在本课读做“mèn”;“号”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做“háo”。

2. 形近字

镇( ) 堤( ) 余( )

填( ) 提( ) 鱼( )

3. 字词义

横卧--横躺着。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屹立--高耸地直立着。

横贯--本课指钱塘江潮头从这岸到那岸在江面上横着通过去。

余波--指大潮过去以后,剩下的波浪。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

山崩地裂--形容剧烈的震动,多指发生地震的时候,本课形容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崩,倒塌;裂,裂开。

漫天卷地--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本课形容大潮水势汹涌。漫,满、遍。

4. 资料补充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进入杭州湾。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出海口地形特殊。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 20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3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海潮来时,以每秒 10米 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内江推进。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最高峰。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最好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5. 资料拓展,了解内容

注意介绍有关资料。初读课文时,教师应利用地图向学生简要介绍钱塘江的位置、出海口特殊地形、大潮的形成原因、盐官镇的位置等。也可以视学生情况安排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由学生作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