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培养他学习国学的兴趣,在给宝宝讲解国学时后,父母应根据宝宝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会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这句话对于婴儿来讲只是好奇感兴趣爱听而已,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这样就够了;对于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这就是替他人着想;然而对一些大一点的孩子十岁左右的就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不需要回报。

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是能让宝宝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来规范宝宝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来教育孩子指导孩子将来如何做事。所以说孩子学习国学背诵不是目的,只是让孩子能够理解,将来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环境和场景中能够收到体会理解其中的含义

例如孩子长大后如果说话不算好时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讲“言必信,行必果”。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会特别常见:宝宝原本答应妈妈的事,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或是玩手机,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后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当他看得入迷时可能就会忘记了答应妈妈的事情,反悔、耍赖。在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用《论语》中“言必信,行必果”还有《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的意思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宝宝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

等到宝宝长到六七岁时,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