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电影课已被相继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等单位的推动下,全国26个省市的321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已成为电影课的实验田,60多万学生和3万多老师成为电影课的开拓者。在这群果敢的身影中,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作为我国第一个尝试并开展英语电影配音教学的学校,我们一直在其间孜孜不息地体验和追求着。

当下许多幼儿园都在积极地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模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各学科间地有机渗透,甚至出现重叠和相互矛盾现象等等,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电影,以其绚丽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形象、神奇的动画和逼真的视听效果等特点,赢得了幼儿的青睐,那么,能否利用电影所富有的魅力来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环保行为习惯呢?鉴于此,本论文试图论述并验证电影课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成效研究。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幼儿教育中很注意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研究幼儿园课程方面,认为幼儿园不宜搞分科教学,提倡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但在常规的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无法全面调动幼儿感官与情感,只有通过分科教学发展幼儿各种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以它特有的优势进入了教学领域,它是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的先进教育手段,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将幼儿园语言、常识、思品、音乐、美术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辨别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力、表现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弥补了常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光与影的交错重叠,形与声的生动展现,把幼儿带入了一个虚拟美好的世界。电影课用特殊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孩子。针对幼儿园幼儿的特点,我们大多选择影视动画片进行教学。于是,美丽的画面不再是静止不变的,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有了喜怒哀乐。电影课上幼儿首先是看,在看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影片中的主人公,观察到了周围的环境,是森林、是山洞、还是美丽的宫殿。随着故事的发展,影片中的人物或动物间有了对话,这样视听结合能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名词、理解动词、体会形容词,丰富幼儿词汇。在刺激了感官的基础上,幼儿会产生说的欲望,通过引导提问,幼儿很容易理解故事内容,复述一些生动优美的语句,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幼儿道德认识水平是较低的,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在传统的品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多采用说教为主,教导幼儿如何如何去做,进行的是灌输式教学。电影使人物形象鲜活了起来,人物行为具体了起来。一部好的影片,不仅有可看性、可讲性,更蕴涵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每部影片都能在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善与恶、好与坏、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比较、分析、评议,使幼儿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将外在的认知,转化为内在的行为。

《教育学》中指出,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利用美的事物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中为幼儿提供美的事物是美育的基本前提,只有让幼儿感受到美,才能激发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电影片综合了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以及各具特色的人物或动物外形,充分的展现了美的事物,让幼儿能去感受、去欣赏,激发了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在电影课活动的开展中,现场观众几乎都是第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我们所知和未知的东西。这种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感兴趣的地方,纷纷要求重播,对老师的提问也积极举手发言,思维活跃。电影放映完之后,还会共同讨论感兴趣的电影片段。在校园里,满墙的电影画都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使校园洋溢着生气。一个个学校的校园电影节,把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作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别样的“电影课”上少了老师的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看电影短片去学习知识、展开联想,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了解未知的东西,亲身体验社会与自然。同时,它把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能使孩子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不知不觉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文字一样,电影是重要、珍贵的学习资源,要将图书馆作为为学生提供直接面对电影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的媒介和平台,让电影课春风化雨,切实为基础教育服务,成为最有实效、最容易被学生欢迎和接受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