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造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其重要。音乐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小时候的音乐课模式是“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美丽的动物》这一课主要是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大鹿》和聆听《龟兔赛跑》三部分构成。

《大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动物猜谜、模仿动物的叫声、

说说描写小动物的歌曲题目以及演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等环节,一步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通过编创与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意,随着音乐进行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模仿,引申出树林中还有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蘑菇等等的模仿和表演的编创,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

从"听、唱、动"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通过听听,想想,说说,唱唱,动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既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感受到了快乐,也为下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龟兔赛跑》是一节音乐欣赏课,这课,我在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音乐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

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及时地评价学生,并启发、引导学生从音乐剧情中懂得不能骄傲,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做诚实谦虚的人。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 为主的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简单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 傣族的风土人情。

作为艺术教师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所以我的音乐课宗旨是:乐出于思,重于情。教出于爱,重于导;让学生玩中学,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