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题的由来:

星期二的区角活动中,我们三位老师正分头组织孩子们进行区角活动并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当中,突然,戚小函小朋友略带骄傲地叫起来:“刘翼,你快来看,我知道老师的茶杯里泡的是龙井茶。”这一叫,把正在游戏的小朋友都吸引过去了,个个都争抢着看杯里正在泡开的茶叶。只听刘翼说:“瞎说,这是龙井茶吗,你到底认识不认识?”徐月说:“我喝过这样的茶,可苦了。”“我也喝过,一点也不苦。”这是逄欣的声音。“老师,老师,这是龙井茶吗?”“老师,我见过的茶颜色是红色的。”“老师,茶叶就是苦的,对不对?”“有甜的!”没想到一杯茶引来这么多孩子的好奇和疑问,于是《茶》这个主题便在孩子们的争执中产生了。

二、活动总目标:

1、 能运用各种感官了解茶的种类,探索茶的外形特征、用途。

2、 通过交流和谈话在观察、绘画、动手制作中对茶进行表征。

3、 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4、 了解祖国物产的丰富,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 活动内容:

1、 观察活动:绿油油的茶园;

2、 观察活动:热烘红的茶厂;

3、 观察活动:各种各样的茶;

4、 实践活动:我们的茶厂。

(1)、采茶

(2)、炒茶

(3)、比比看看

(4)、大家都来尝一尝

四、 主题网络图:

炒青 压制 烘干 包装 形状 颜色 大小

农民的 茶树 粗料 细料

参观茶厂 辛勤劳动 参观茶园 采茶

绿茶 红茶

茉莉花茶 种类 茶 材料 茶叶

苦菜茶 银杏茶 苦菜

用途 银杏

其它 防病治病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醒酒 减肥 提神 抗癌 清热解毒 冠心病

教师预设 幼儿生成

五、 环境创设:

区角 材料准备

图书区 有关茶叶的图片、宣传资料

角色区 采到的茶叶、各种玩具器械、包装袋

美工区 茶叶籽、树叶、布、剪刀、胶水、彩笔、纸等

认知区 各种各样的包装袋、盒、筒

音乐区 磁带、录音机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

观察活动——绿油油的茶园

活动目标:

1、 通过摸一摸、采一采、比一比,让幼儿感知茶树的外形特征。

2、 能用交流、谈话、观察、绘画等形式对茶树及茶园的特点进行表征。

3、 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

活动过程:

1、 发动家长帮助幼儿寻找适于参观的茶园。

2、 师生共同参观茶园,帮助农民采菜。

3、 幼儿参观记录。

4、 讲解自己的记录。

观察记录:

看过长了两年的茶园后,孩子们知道了茶树小时候像长的密密麻麻的草丛,椭圆形的叶子一片一片地依次向上长。生长多年的茶树一排排,一片片像忠诚的卫士挺立在自己的岗位上,争相贡献出自己的嫩芽,为人们献上散发芬芳的茶叶。孩子们观察着、比较着,唧唧喳喳说个没完。

王研说:“茶叶是绿色的,茶树长得密密麻麻,老叶子有点发红,嫩叶是嫩嫩的绿有点发黄。”

徐一晖说:“茶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有杠杠,有小芽,有的有小洞。”

王丽说:“老叶大绿色,有点红,椭圆形还有点硬。”

生成内容:

1、 孩子们了解茶叶的外形特征的同时,发现有的茶树干枯了,有的茶叶有很多虫眼,针对这些,我现场组织犹如进行了一次劳动教育。

刘鑫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的芽叶干枯了?”“还有的被虫子咬了。”王丽接着说,“茶叶上的这些眼是被虫子咬的,茶叶的叶子有的大,有的小,大的长的有劲,小的是因为肥用少了。”“为什么?”我问她,“叶子的大小与肥料有关吗?”“我们问一下农民伯伯不就知道了吗!”戚小函嚷道,孩子们都围到了茶农的身边, “老师,伯伯说是因为去年下雨少,干的。”,“今年冬天,没盖好被子的茶叶,长的叶子就小。”“如果不打药,虫子就会把茶叶吃光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2、 孩子们跟农民伯伯、阿姨学会了采茶,采到了大量的鲜叶,我和孩子们将他们归了几类,大体分成粗、细两种。“老师,这样就能喝了吗?”看着孩子们满脸的疑问,我将孩子们引如了下一 个主题——参观茶厂

附:幼儿刘翼、逄欣、张文茹、王汉君的观察记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发现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能抓住教育契机,去引导孩子们发现、讨论、动手,孩子们就一定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大自然的主宰者。

活动二:

1、通过观察、对比,了解茶叶怎样由鲜叶变成成品茶叶。

2、能用谈话、观察、绘画等形式对茶叶的制作过程进行表征。

3、通过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茶厂工人的辛苦,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到茶厂参观,听茶厂厂长介绍茶叶的制作过程。

2、 比较鲜叶、杀青后的茶叶、压制或揉碾过的茶叶及烘干后的成品茶等,说出它们的不同特点。

3、幼儿参观记录。

4、各组汇报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

在参观中,孩子们表现出的兴趣很浓厚,交流的也很热烈,他们不停地问这问那,对不同的制作工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孩子们眼看着鲜嫩嫩的茶叶进入杀青机,经过滚筒的旋转后便成了热乎乎的微微打蔫的茶叶,这些茶叶经过扁炒机压扁或揉碾机碾成条后,又是一个新样子,可这还不是成品茶,还得经过电锅的烘干才能变成我们日常见的茶,看着工人叔叔满头大汗地忙碌着,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经过观察,孩子们明白了茶叶的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生成内容:

在活动中幼儿提出:为什么杀青后有的茶叶用扁炒机压扁而有的茶叶用揉碾机碾成条?

戚小函说:“压扁的是龙井茶,我爸爸爱喝龙井。”

刘翼说:“揉碾的是毛峰茶,我爸爸说毛峰比龙井味浓。”

瑶瑶说:“龙井料细,毛峰料粗。”

徐月说:“炒青和烘青也都要揉碾。”

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我们下一个主题又生成了,这就是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茶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同时我还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探索空间,孩子们的发现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想到的问题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新颖的。所以,教师多给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发现,在发现中获得、积累经验。教师应是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和学习的伙伴。

附:幼儿刘翼、戚小函、张文茹、徐铭遥的观察记录。

活动三:各种各样的茶

活动目标:

1、 了解茶的基本分类、名称以及茶的发展历史。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倾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过程:

1、 带领幼儿参观茶厂展室。

今天,孩子们特别兴奋,因为我们要参观茶展室。

一进展室,孩子的问题就来了,“伯伯,这些茶叶为什么有的用圆筒盛着,有的用长方形盒盛着?”“还有用袋装的,这些茶叶都是一样的吗?”李厂长笑着为小朋友们解答问题,孩子们知道了茶分好几种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四季分……

回来的路上,孩子的讨论依然在继续戚小函说:“老师,我的韩国姨回来的时候,带着海青茶到韩国去了,韩国没有茶叶吗?

对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请教家长帮助解答。

2、 茶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天,孩子们一到教室就讨论起前天的问题。刘翼说:“老师,我爸爸说,茶叶最早是我们中国先有的,然后又传到别的国家,现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茶叶。”戚小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包装以及宣传材料,她还说:“老师,我爸爸说,茶叶一开始是吃采下来的叶子,后来又将叶子煮水喝,再后来又有人晒干了泡水喝,最后才用锅炒了喝。”他还将从家中带来的各种有关茶的资料交给了老师。徐铭谣又告诉老师:“我爸爸说还有不是茶的茶叶。”这倒是个新话题,说说看,“我爸爸说菊花茶、人参茶,还有苦菜茶什么的不是茶,但人们也当茶喝。”她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从材料中查到了。“老师,我还带来了茶叶的传说,快讲讲吧。”

3、 向幼儿讲述故事

(1) 讲述故事《龙井的传说》

提问:谁带给太后 的龙井茶叶?

太后喝了龙井茶后怎样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2) 讲述故事《茉莉花茶的传说》

提问;

大师喝茶时看见了什么?

陈古秋是怎样得到茶叶的?

这个故事将什么加入到茶叶中?

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议论纷纷,徐月忽然说:“老师,我们也来炒茶,好不好?”

活动四

实践活动:我们的茶厂

活动目标:

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开办“茶厂”,了解茶叶的生产过程、味道以及产茶前后的外形区别,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教育幼儿不浪费茶叶,体验茶厂工人的辛苦。

活动过程:

1、 采茶。教师带领幼儿采集银杏叶和苦菜茶。

2、 炒茶。在角色区开办“茶厂”

3、 比比看看,让幼儿将刚采到的叶子杀青、揉碾、烘干。比较、观察。

4、 大家都来尝一尝。

观察记录:孩子们都到茶园、茶厂亲眼目睹了茶的外形特征以及茶叶的生产过程,为了便于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茶,于是,我发动幼儿动手开办自己的茶厂。

首先和孩子们一起采集苦菜、银杏叶,将他们择净,洗后晾干。

炒茶。孩子们自由地分配角色,围在灶上一大群孩子,炒茶的热火朝天的干着,旁边的孩子都在指指点点,“火小一点、不然会糊的。”“快翻,快翻!”“得用两只手翻,我来吧!”

揉碾。“老师,看我碾的多好!”逄欣张开两只搓的通红的小手,高兴的炫耀道,“我揉的好,你都揉碎了。”戚小函说,他们虽然揉碾的不怎么好,可他们一脸的专注,让人感动。

“快点烘干,就可以装袋啦!” 心急的王妍喊道,“ 别急,得用小火慢慢的烘。”刘鑫耐心地把茶叶倒进锅里小心的翻炒着。

终于可以装袋了,孩子们欢呼起来,争先恐后的把炒好的茶叶放进了包装袋里。可以喝吗?我们来尝一尝吧!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拿来了自己的小杯子,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老师,苦菜茶有些发苦。”王妍皱着眉头说,“就是苦才好呢,可以解毒。”戚小函一本正经的告诉她。于是我们又把孩子分了几个小组,让孩子们自己去品尝、去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