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背景音乐:“二泉映月”)

教师:幽怨的琴声折射出盲人音乐家阿炳生活在黑暗中的无助和凄凉;深沉的朗诵包涵了失明作家海伦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教师: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睛来感受这缤纷的世界,来欣赏这人间的美景如果说幸福是对比出来的,那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幻灯片)

学生:幸福

教师:为了使同学们的幸福天长地久请同学们好好学习这一课《眼睛和眼镜》(板书)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激发探究眼疾成因,预防近视和失明的强烈欲望。

2、新课教学

教师: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与我们耳朵的特殊构造有关,我们能够看见光明,我们的眼睛又有着怎么的结构呢?

板书: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幻灯片)呈现眼睛的结构

(1)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教师:关于眼睛的结构和基本的成像原理,我们在七年级的生物课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学生:①人的眼睛由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等结构组成,其中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③眼睛会患近视和远视病。④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其中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而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

教师:那么眼睛的成像原理和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种什么光学器材很相似?(照相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照相机能够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胶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像,靠什么来调节?

学生:镜头和胶片的距离。

(实物展示:照相机的调节作用)

教师:眼睛也能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也是这样调节的吗?

学生:不是,因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之间的距离是无法调节的。

教师:那么眼睛调节什么才可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原来,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特殊的凸透镜,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它的厚度可以调节,可以通过睫状肌实现自动调节。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