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女童编健康读本

留守女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比留守男童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性侵害。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屡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市妇联儿工部部长唐晴透露,关爱女童成长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唐晴说:“我们正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编印《“女童成长”健康知识读本》,将重点赠给边远地区农村女童。”唐晴称,读本包括“女孩子如何自我保护”、“怎样预防性骚扰”、“女孩子青春期健康知识”等内容,将成为留守女童的健康成长指南。

另据了解,市妇联近期还召开了预防和打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违法犯罪行为联动工作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安全保护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联动方案》,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

农村寄宿学校建设超额完成

“去年,全市计划新建400所寄宿制学校,结果超额完成了任务。”市教委副主任钟燕透露,2010年,我市实际开工建设寄宿制学校511所,其中 484 所已经竣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373所,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60%,基本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

钟燕表示:“在解决了基本的住宿问题后,我们今后将把建设重点放在食堂、澡堂、运动场等配套设施上,从学生的住宿、饮食、生活服务以及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全国首创“4+1”教育模式

“我市率先在全国创造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4+1’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团市委副书记卢波表示,在石柱县冷水小学和丰都县北京青年希望小学试点后,“4+1”教育模式在我市“两翼”及渝西地区30个区县选定的31所实验小学全面推广。

调查表明,这些学校的留守儿童身心都出现了可喜变化——贫血患病率下降22个百分点,体重、身高达标率分别上升6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心理问题减少了 35%,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下降35%。95%的孩子开始主动帮助别人,86%的学生认为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93%的孩子表示长大要做焦裕禄、雷锋一样 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流动少年宫”走进农村

长期以来,城里孩子能够到少年宫参加各类“兴趣班”学习,和小伙伴一起活动玩耍让身在农村的孩子们羡慕不已。如今,随着团市委推出的一项计划,少年宫像“大篷车”一样开进农村的山坳,让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卢波透露,“流动少年宫”主要采取了“百千万”运行模式,即深入到全市100所乡镇小学,招募1000名志愿者,聘请重庆市最专业、最优秀的培训老师, 作为“流动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免费让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舞蹈、声乐、语言、书法、绘画等项目培训及心理咨询等活动,每个孩子的培训课时不低于25个。

卢波表示,截至目前,“流动少年宫”已免费培训留守儿童2.3万多人,让孩子们受到了艺术熏陶,也使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与文明单位评选挂钩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卢波表 示,下一步,团市委将会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重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项目化的方式来凝聚社会资源,广泛筹集社会爱心资金,推动实施 “希望工程”、“流动少年宫”等项目,加大贫困留守儿童资助的力度和范围。

市文明办主任周波则透露,关爱留守儿童将成为今后我市评选文明单位的一项硬指标,没有做好这项工作的单位在评选中将会被“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