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顺水推舟。

师:如果是杨逸同学这样列式的话,问题应该怎样提?

林夏涵:问题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其他同学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

【反思】

1、营造创新环境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了,一个与“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相符的探索性问题便设计出来了,也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学过程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如当学生误将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列式为12÷14= ≈0.857=85.7% 1-85.7%=14.3%时,我将此答案进行较好地利用——“如果就是这样列式,问题应怎样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了,经过思考、讨论找到了答案;即将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而且将例题后要求改变问题的题目也自然地得以解决。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