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溺爱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爱,因为溺爱包括父母要对孩子无条件的迁就和过度的满足,是一种让父母失去了理智,直接摧残了孩子身心健康的爱。虽然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为自已的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但提高了孩子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孩子的欲望也在无休止的延伸,父母若也无休止的满足孩子,那么便已陷入了溺爱的境地。

由于每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那么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及行为。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溺爱,养成了孩子在家中说一不二的个性。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但苦恼了自已还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影响。

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对于家庭给自已带来的各种影响都会不加取舍的接受。父母的思想和言行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孩子,若是父母的行为良好还能够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建立,而父母不适当的言行则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溺爱孩子会表现出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也过多的干涉,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行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往往都会表现出怯弱,生活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很差,对新鲜的事物也缺乏兴趣,反应迟缓。过分的溺爱还会造成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也会无动于衷,不予追究,甚至还会纵容、袒护孩子的这种行为。

心理学家提出,若父母对孩子从小提出的要求就百依百顺的话,很可能让双方都受到伤害,因为孩子的愿望是无休止的,父母总有满足不了的时候,对于已经形成习惯性思维的孩子来说,稍有的拒绝就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落差,进而就会想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若是孩子的愿望没有实现,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