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效果,不能仅仅限于了解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了解的。请你就以下AB两个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一、二、三年级选做)

《两位数乘法》练习

A练习: B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43×65=

29×47=

63×75=

86×91=

29×44=

1.用计算器算出15×15=?

2.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14×15等于多少吗?14×16呢?

3.用计算器算出25×25=?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24×26等于多少吗?

4.不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的结果各是多少吗?

35×35=?34×36=?

; 45×45=?44×46=?

……

5.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表述它吗?

你能证明它吗?

(四、五、六年级选做)

《利息》的教学

A教学: B教学:

始 教师A:这节课咱们学习利息这一内容。什么是利息呢?请同学们看书上…… 教师B:这几天,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利息的知识材料。这节课,咱们就来个交流,好吗?

末 教师A: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了什么叫利息,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课后作业为书上练习…… 教师B:这节课大家交流得非常好!利息的知识,除了我们今天交流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老师建议,大家可以用这些知识,办个小报,开辟一个网站,和我们全校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存款和取款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已经作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呢?大量的机械繁琐的计算练习仍然充斥于我们的课堂。当算术占去了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时,它的价值已经走向了负面……。我们说有了计算器、学生还应当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复杂的数值计算和代数运算。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课堂之外的自主探索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是数学教育应孜孜以求的目标。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

七、设计与评析22%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