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说课稿

一、 对教材的理解

《花脸》是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作家冯骥才的一篇叙述性散文。全文共7个自然段,文字浅显,但内涵深刻。作者回忆了儿时的经历,用孩子的视角描写花脸,写出了少年对花脸的喜爱,对英雄的那种朴素的、自发的崇拜。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出作者对花脸的无限热爱之情,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等生活细节,表现 “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敬。抒发“我”心灵深处所隐藏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因此,本文是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关公花脸”样子的语句,感受到作者对花脸的喜爱。通过“我”买花脸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但“看得直缩脖子”,“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到戴着花脸时的情景,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情感。

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疏通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圈划,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3、感受英勇的英雄气概,体会少年爱慕英雄的热情

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少年爱花脸、爱慕英雄的热情。

难点重在理解英雄的含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童年时的心爱之物还是充满兴趣的,但对“花脸”这种民间传统文化又有些陌生。因此,作好充分的预习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怎样引领学生更深入文本,体会“我”对花脸的感情变化。抓住描写花脸的语句,通过朗读,体会花脸的“特别”之处,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朗读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体会作者在买花脸、戴花脸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设计思路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教材的个人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注重细节、朗读圈划”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受作者喜爱花脸、仰慕英雄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韵味醇厚,耐人寻味。从京剧中引出花脸这一元素,引起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补充介绍:花脸与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疏通文章脉络(爱花脸——买花脸——戴花脸)

3、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关羽的花脸的?

2、在作者眼中,关羽的花脸有什么特别之处?

3、面对这样一张花脸,从“我”的表现体会“我”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4、配了青龙偃月刀之后,圈划出能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5、戴上关羽的花脸时,找出“我”的表现是如何的,感受“我”又是怎样的心情?

(四)深入理解主题

1、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花脸的喜爱之后,其实作者真正喜爱花脸的原因是对英雄(关公)的崇拜,从关公的小故事中体会到关公这样一种英勇,忠肝侠胆的气魄。

2、交流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英雄的含义。

(五)拓展延伸

1、了解更多的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2、联系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英雄人物?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对英雄有更广泛的了解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摘抄表现“我”心理变化过程的语句

2、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