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春节,俗称大年,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作为正月岁首的春节,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内容,主要包括办年货、装饰门庭、爆竹除夕、守岁等。

本课通过“看年货”“做年货”“扮环境”“比作品”“一起乐”的教学流程,借助阅读、参观、制作、评比、游戏等方式,将过年、“办”年货、装饰环境为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感受,认识和了解中国过年的民间习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书法、剪纸、彩塑等美术表现方式,欣赏、创作、交流的美术活动形式贯穿始终。既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又营造了浓烈的过年的喜庆气氛,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过年的快乐心情。

教学思路:

采用“探究—体验—尝试”的教学策略。探究过年的文化起源,在综合探究学习领域中,以造型游戏的方式,采用音乐、视频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有关过年的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活动。在教学中,首先看动画讨论年的由来,年的习俗,发现人们在过大年时的一些做法,通过大家合作,自制年货,一起享受过年的乐趣。

教学建议:

(一)动画导入

1.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谁知道过年是哪一段时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都称为过年。

2. 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呢!谁能告诉我们?

看一段剪纸动画片《除夕的故事》

神话传说《除夕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怪兽叫“夕”,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就出来危害百姓。聪明勇敢的孩子“年”,用爆竹除掉了“夕”。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于是大家就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正月初一叫做“年”。过年时,家家贴对联,放爆竹。过年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观察感悟

1. 过年的时候,各族人民都以最隆重的形式来庆祝。看,图中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背景音乐《春节序曲》)

贴对联、贴窗花、舞龙、买年货。

2. 想一想:过年为什么要准备年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