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的速度差异细节就这样被放大,这样大同小异的变化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着我向学生设问,请他们说出缓慢的音乐,最适合表现什么样行动特征的动物?

孩子们立刻想到了,慢速应该是为了表现行动迟缓的动物形象。

然而,以行动缓慢著称的动物并不只有一个,乌龟和蜗牛都是出了名的慢家伙,答案却只有一个。

于是,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就定在断定动物形象具体是乌龟,还是蜗牛中的哪一个?

于是我引导学生留意音乐进行的音区。

我在课前用Gold Wave 5.0录下了一句配音,并用Cool Edit Pro 2.1将录音分别作了夸张的高八度和低八度变调,把音区的差异细节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同时出示了一大、一小两种体型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听析、选择符合动物体格的配音,从而得出,低音适用于表现大体型动物,高音适用于表现小体型动物的结论,使学生自觉锁定了动物形象在体格比蜗牛更大的乌龟身上,得到正解。

而《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的学习,以往我都是让学生直接捕捉音乐要素:情绪、速度、力度等等… …

音乐要素的提炼分析,对音乐形象塑造的理解,有一定帮助,但是却无力到达更深的层面。

也无法得出更精确、或更接近正解的答案。

通过分析、得出作品刻画的动物形象结论,往往得到正解,也多半是因为猜测。牵强而并非有据可依,学生对于音乐形象的确立仍然模糊不清。

所以,《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的教学,我的教学目标定为:情绪体验——情境想象——音区识辨——角色结论。

我先播放用Ulead VideoStudio 10截取的《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的引子片段,让学生说出情绪体验,(例如高兴、害怕等等)并分析给人这

种情绪体验的会是什么生活习性(食草、食肉等等)的动物,然后依据音区(高音、低音)判断动物体格。

接着,我引导学生由音乐风格想象音乐情境和适用场合(例如仪仗乐、催眠曲等等)。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